國家發改委網站上周發布的信息顯示,2012年精對苯二甲酸(PTA)行業總產能首次超過總需求,行業盈利水平下降。記者隨后采訪調研發現,曾經是耀眼明星的PTA行業,如今已陷入全線虧損。今年以來,因不堪天價對二甲苯(PX)原料壓力,PTA企業紛紛停產,部分企業甚至破產,大批項目停建或者緩建。
PTA行業陷入困境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產能增長過快;二是原料PX價格高企。
分析人士指出,2012之前,PTA可以說是化工市場的貴族產品,盈利豐厚。隨后,眾多企業大肆上馬PTA項目,國內產能擴張過快,導致行業競爭加劇、產品價格持續低迷。統計數據顯示,2012年我國PTA總產能首次超過總需求。當年,我國PTA總產能為3280萬噸;產量2040萬噸,同比增長15.5%;進口537萬噸,同比減少17.8%;表觀消費量2576萬噸,同比增長6.6%;自給率79%,同比提高了6個百分點。
原料PX成本高漲是導致PTA虧損的另一個重要原因。由于近年來國內民眾對PX項目產生抵觸情緒,PX項目大多擱淺,國內PX產能嚴重不足,遠遠不能滿足市場需求。而日韓等國趁機競相大建PX裝置,并且不斷提價。2010年國內PX均價約每噸8350元,進入2013年后PX價格最高達到每噸12800元。因不堪承受天價PX的壓力,今年3月底,國內PTA企業的整體開工率一度不足50%,化纖、紡織等行業更是苦不堪言。
即使是揚子石化這樣的龍頭企業,采取多種挖潛措施,也未能幸免于難。今年揚子石化對PTA2#裝置進行了節能改造,使每噸PTA成本下降約300元,其產品的市場競爭力處于中石化先進水平。但該裝置生產負責人徐洪波依然憂心忡忡,PTA產品二季度因短暫的邊際效益形勢稍有好轉,但9月份以后又陷入虧損。
在如此嚴峻的形勢下,專家呼吁,未來國內PTA行業要想健康發展,必須控制PTA項目的投產節奏。他們建議國家有關主管部門綜合考慮各個新上項目的原料來源、技術先進程度以及下游需求等各個方面的情況,合理安排審批相關項目,以避免盲目投資建設,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國家相關部門還應當合理引導PX產業的健康發展,形成健康的產業鏈,避免下游為上游打工的尷尬局面。
專家同時指出,因我國PTA用途比較單一,幾乎全部用于生產聚酯,市場風險很大,應當加大科研力度,研究開發除化纖紡織領域以外的新用途,特別是加快PET超薄型薄膜、高阻燃材料等新型功能材料的開發,以拓展PTA的需求空間,規避市場風險。
標簽:PTA行業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