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沼氣是有機物質在厭氧條件下,經過微生物的發酵作用而生成的一種可燃氣體。由于這種氣體最先是在沼澤中發現的,所以稱為沼氣。
人畜糞便、秸稈、污水等各種有機物在密閉的沼氣池內,在厭氧(沒有氧氣)條件下發酵,即被種類繁多的沼氣發酵微生物分解轉化,從而產生沼氣。沼氣是一種混合氣體,可以燃燒。沼氣是有機物經微生物厭氧消化而產生的可燃性氣體。它是多種氣體的混合物,一般含甲烷50~70%,其余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氮、氫和硫化氫等。其特性與天然氣相似。空氣中如含有8.6~20.8%(按體積計)的沼氣時,就會形成爆炸性的混合氣體。沼氣可直接燃燒用于炊事、烘干農副產品、供暖、照明和生產利用等。經沼氣裝置發酵后排出的料液和沉渣,含有較豐富的營養物質,可用作肥料和飼料。
我國的大中型沼氣工程始于1936年,此后,大中型廢水、養殖業污水、村鎮生物質廢棄物、城市垃圾沼氣的建立拓寬了沼氣的生產和使用范圍。隨著我國經濟發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工業、農業、養殖業的發展,大廢棄物發酵沼氣工程仍將是我國可再生能源利用和環護的切實有效的方法。
沼氣把能源建設、生態建設、環境建設接起來,促進了生產發展和生活文明。發展沼氣,優化廣大地區能源消費結構,是中國能源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增加優質能源供應、緩解國家能源壓力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標簽:
相關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