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江西日報報道,近日,江西省人大常委會發布了江西省車用天然氣加氣站建設情況,目前江西省已建成、在建和正在開展前期工作的汽車用加氣站共有83個。其中,南昌已建成9個加氣站,10月底前再建成4個,另有8個加氣站預計2014年上半年建成。隨著節能環保新能源汽車的補貼政策出臺,各大車企紛紛搶灘新能源車市場。東風乘用車新能源工廠開工建設,計劃產能為16萬輛;北汽、上汽、長安、比亞迪(42.50,0.61,1.46%)等諸多車企,均提出了各自的新能源汽車規劃。我省江鈴股份,已具備自主開發純電動汽車能力。節能環保,已成為江西車市的風向標。
環保新能源悄然轉向私人購車
中汽協數據顯示,2013年上半年,我國生產新能源汽車5885輛,同比增長56.3%,銷售新能源汽車5889輛,同比增長42.7%,增幅較大,原因是去年基數較低。若從規模上考量,這一銷量與傳統汽車比起來則微不足道。我國從2009年開始實施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為期三年。新能源車市場主要在公共交通上打開缺口,個人消費市場收獲慘淡。去年年底政策到期后,新一輪補貼政策又于今年9月出臺。與此同時,各地也相應拿出了一些辦法,助力新能源車發展。
上海、廣州在汽車限購中,完全為新能源汽車打開“綠燈”。最新修訂的廣州市汽車限購辦法規定,單位和個人購買新能源汽車,可以直接申請上牌,不用參與搖號。有專家分析指出,目前影響新能源汽車進入家庭的因素,依舊是續航里程短、價格高、產品少、充電設施不完善等問題,這些問題不解決,讓消費者去購買新能源車實在勉為其難。
新能源車的倡導者,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說:掃清新能源車進入家庭的門檻,車企首先要大力研發新技術,開發新產品,讓消費者能夠接受,樂于接受。目前新能源汽車市場仍處于一個啟蒙期,消費者的認知度非常低。改變這一現狀,有待時日,需要汽車廠商等有關方面持之以恒,做好宣傳推廣。“新能源汽車的推廣不能單純指望補貼”,吉利汽車[微博]銷售副總經理則表示,新能源汽車推廣要循序漸進,目前需要從出租車、大型企事業單位集中使用等公共領域起步,然后才能逐步進入家庭用車領域。在能源、環境壓力下,新能源車最終目標就是私家車市場。
禁燒甲醇喚醒“汽車”變“氣車”
近年來,因天然氣供氣緊張,再加上燒油成本較高,江西省一些出租車主為節省成本鋌而走險,非法改裝出租車用甲醇。業內專家分析指出,這是因為汽車燒油的成本約0.8至1.0元/公里,燒甲醇的成本約0.5元/公里,而燒天然氣的成本是0.4元/公里。但是,汽車燒甲醇,存在安全隱患,已被明令禁止。為此,江西省相關部門還針對車用甲醇燃料非法經營進行了專項整治和打擊。據了解,在“禁甲”專項行動中,僅南昌就查出非法改裝使用甲醇出租車1429輛,查處非法改裝場所5家及非法經營甲醇窩點近44家。
一路走高的油價,讓“油改氣”的話題繼續升溫。據了解,國內一些城市的確出現不少私家轎車“油改氣”的現象。為了使用清潔能源和尋找新的替代燃料,專家介紹,雙燃料車屬清潔汽車范疇,是在現有汽油燃料汽車的基礎上,在不改動原供油系統的前提下,另外加裝一套供給液化石油氣儲存、流動、汽化、混合等裝置,以保證兩種燃料都能獨立正常使用。只需輕按位于方向盤左側的按鍵,即可完成“氣”與“油”的轉換。業內專家表示,汽車使用液化石油氣或天然氣做燃料,確實是一件好事。有關檢測表明,燃氣車尾氣排放中的污染物,比燃油車尾氣排放中的污染物,大大降低。也就是說,可以減少30%~50%的空氣污染。對江西省旅游城市來說,更有著特殊的意義。
最新數據顯示,自江西省施行公交出租車“油改氣”后,今年僅省會南昌車用天然氣每日需氣量約為10萬方。為滿足“氣”車的能源需求,省城相關部門近日已確定加快加氣站建設。目前已有41個加氣站獲批開展前期工作,其中有9個加氣站已建成,包括:高新固定站,碟子湖大道、昌南迎賓大道撬裝站,昌南、生米大橋、民營、包家花園撬裝站等7個加氣站,已于9月底建成投運;新建、董家窯等2個撬裝站已建成,即將投運;碟子湖大道、廣蘭大道、黃城、小蘭等4個固定站已進入掃尾階段,預計10月建成。青山湖南大道、昌北等地的8個加氣站,預計明年上半年建成。
車廠推電動車促汽車充電配套完善
有業內人士算了一筆賬,純電動微型車充一次電跑100公里(新電池充一次電可跑130公里),100公里電費按6元-8元計算,一套電瓶跑5萬公里,電費3000-4000元。加上兩年更新一次電瓶成本,一臺純電動微型轎車兩年5萬公里花費為7000-8000元,10年費用為3.5-4萬元,比汽油微型車節省5.1-5.6萬元。據了解,江西省目前擁有汽車技術研發中心5家,其中江鈴股份產品開發技術中心是國家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在電動汽車的開發方面也具備產品的自主開發能力。此外,長安、比亞迪、力帆等汽車品牌的純電動轎車也均已下線,并進入宣傳推廣階段。業內人士稱目前已上市的純電動汽車,至少有超過20款之多。
其實,早在2009年南昌就入選了國家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試點城市。以建設“十城千輛、十城萬盞”工程為契機,南昌市政府委托江西省電力公司,統一規劃并實施電動汽車充電設施及配套服務系統建設。目前江西省在南昌建設有兩座大型充電站充電樁約150個,在宜春城北也建有一座大型電動汽車充電站,投資約1100萬元,總占地面積7.42畝,充電機規模達50臺。充電站頂棚還裝置了太陽能設施,作為電力的補充能源。
目前,江西省已完成11個設區市政府與國家電網[微博]“關于推進電動汽車充電設施建設戰略合作協議”的簽訂,標志著江西電動汽車充電設施建設已全面啟動。全省首批3座純電動汽車充電站(電池交換站)、300個交流充電樁及15家新能源汽車維修服務站計劃,將陸續建成、投入運營,從而為我省電動汽車的推廣應用提供了保障。
據江西有關項目負責人介紹,江西省各地的充電站,將包括充電設施、管理設施、安全監控設施以及其他相關的配套設施。充電方式有直充、配交流充電和更換電池等多種方式。目前南昌的電動汽車充電站的充電方式還未最后確定。一輛電動汽車充滿電,一次只需40分鐘,充電完成后可行駛300公里。而電動公交車,最快15分鐘就可充滿電。比亞迪汽車[微博]江西區域有關負責人表示:目前比亞迪生產的F3DM純電動汽車,正在先期投放出租車市場。他表示,需要等到南昌的城市純電動汽車充電樁布局完成后,廠家將把F3DM等純電動汽車產品向江西的私家車市場放開。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