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細如面粉的氯氧化鋯粉,在經過40多道工序后不僅被加工成比金剛石還硬的陶瓷件,身價陡增數倍,成為老產業鏈條上綻發的“新芽”。這是發生在河南省焦作市維納精細陶瓷有限公司的稀奇事。日前該公司同日本京瓷公司簽署了供貨協議,供應京瓷公司的納米鋯粉將被加工成光纖插頭。
維納陶瓷是由河南佰利聯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與自然人合資共建的一家高新科技股份制公司,早在2000年,維納陶瓷董事長馮立明就帶領技術團隊走上了技術引進與自主開發相結合的氯氧化鋯研發道路。他們先后突破納米粉造粒、添加劑應用等技術難關,開發的氯氧化鋯產品主要指標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據馮立明介紹,均價5萬元出口英、美等國的氯氧化鋯,經超微技術加工后做成新材料,變身為精細陶瓷結構件后身價陡增10倍;市場價3萬元的通用砂磨機,用精細陶瓷結構件更換關鍵部件,變成陶瓷砂磨機后身價劇增6倍。不僅如此,作為新材料之一的氯氧化鋯陶瓷結構件產品具有優異的物理性能,使用壽命是現有金屬結構件的30倍,可作為取代金屬及硬質合金、生物材料的最佳新材料。
據悉,維納陶瓷目前正與波蘭一家醫療器械企業洽談研發氯氧化鋯陶瓷牙齒等更多終端產品事宜,準備進軍醫療產品市場。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