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仔細看看衣服上的洗滌說明,會發現面料項通常會標注“純棉”、“滌綸”、“聚酯纖維”等等,這后面兩種,正是PX的下游產品。其實,我們身邊的電話機、手機殼、礦泉水瓶、電腦外殼、膠囊、窗簾、照相機等等,用材無一不與PX關聯。現代人的日常生活中,PX衍生品觸目皆是。現代中國的經濟社會發展,已經離不開PX.我國已成為世界最大的PX生產和消費國,產能約占全球20%,消費量約占全球32%.預計未來幾年,我國PX仍需要大量進口。讓我們跟隨專家的視線來審視,PX項目,到底還需要不需要繼續發展?
國計民生離不開
PX的學名為“1,4—二甲苯”,又叫“對二甲苯”,是一種源自石油的無色透明液體,也是重要的大宗化學基礎原料。在現代石化體系中,以PX為代表的芳烴產業和以乙烯為代表的烯烴產業,并稱為石油化工“兩大家族”。在經濟領域,PX下游產業鏈條長,附加值高,因此,PX生產加工也被譽為“黃金產業鏈”。
“PX項目一般是指建設PX的提純裝置,對分餾石油過程中產生的甲苯、混合二甲苯等物質進行歧化、異構、分離,進而提純PX.PX對改變‘有油頭、無化尾’的產業布局、拉長石化產業鏈意義重大。”廣東石油化工學院化工與環境工程學院副院長吳世逵介紹,PX裝置建成后,原來以商品形式儲存、運輸、銷售,存在安全隱患的混合二甲苯、甲苯就地被轉化為固體產品(聚酯)。在這種情況下,混合二甲苯的儲存量大幅減少,對外(罐車)運輸、銷售量極少甚至沒有,風險也就大大降低。
吳世逵表示,在石油化工廠中,芳烴聯合裝置通常以PX為目的產品,作為下游精對苯二甲酸(PTA)產品的原料。此外,也有少量PX在除草劑和聯對二甲苯中用作溶劑,作為醫藥、涂料、燃料、油墨等產品的生產原料。
在PX—PTA—聚酯產業鏈中,65%以上的PX被氧化成為PTA,而近90%的PTA被轉化成為聚酯。聚酯的下游產品包括滌綸纖維、飲料瓶及各種絕緣、包裝材料、工業組件等。這其中我們最熟悉的莫過于花色各異、質地不同的衣服,還有礦泉水瓶、可樂瓶。
據了解,目前我國70%的服裝面料來自滌綸纖維,2011年我國生產滌綸纖維2778萬噸。按1萬噸滌綸纖維相當于7萬畝棉花產量計算,總共相當于1.9萬億畝棉花產量。紡織行業大量使用PX產品節約了種棉用地,間接保證了我國糧食作物的播種面積。
根據統計,2012年底我國汽車保有量超過1.2億輛,汽車尾氣已經成為城市霧霾的頭號殺手。減少城市霧霾的重要途徑就是加快油品質量升級,提高汽油中的辛烷值(汽油標號,如97#)。大煉廠提高辛烷值的辦法是加入芳烴,芳烴其成分中毒性最低的二甲苯承擔了提高辛烷值的任務,而二甲苯中就含有大量的PX.因此,吳世逵表示,“無論是減少混二甲苯運輸中的危險,還是提高辛烷值升級油品,PX間接改善空氣質量的作用都不可小覷”。
依賴進口有風險
2010年,我國同時成為世界最大的PX生產國和消費國,產能約占全球20%,消費量約占全球32%.據中國工程院院士曹湘洪透露,2012年中國PX產能為880萬噸,進口量達到了629萬噸,PX的對外依存度接近45%.事實上,中國PX的產能從2005年的269萬噸猛增到2010年的814萬噸,首次超過美國躍居世界第一。既然有這么高的產能,為什么還會出現如此大的需求缺口?
“從2002年PTA投資‘解禁’以來,PTA呈爆發性增長。盡管PX產能在增加,但增幅無法與下游PTA的產能增加匹配。”中國國際工程咨詢公司石化輕紡發展部處長郭琛解釋道。根據預測,隨著2013年PTA新增產能全部開車,國內表觀需求量或將達到1800萬噸,PX供應缺口將達800萬噸以上。因此,知名財經評論人葉檀表示,在中國的制造業中,尋找到產能不過剩項目的幾率,微乎其微,PX項目就是其中之一。
“這只是我們把PX做成產品(比如服裝)的實際需求,如果像日韓一樣直接出口PX原材料,PX還有更大的發展空間。”郭琛說。
吳世逵表示,PX項目一再被擱淺對國內本來就短缺的PX供應無疑是雪上加霜,這將迫使中國進口PX及相關產品付出更多的外匯。目前中國進口日韓PX產成品已經被迫采取“按月定價”的方式。就在今年6月份,PX制成品價格較2012年同期上漲了200美元/噸。
郭琛擔憂,上游PX定價過高,將導致下游的PTA以及聚酯類產品的利潤空間被擠占,這對相關產業鏈的發展十分不利。作為終端的消費者也必然要為聚酯類產品的溢價買單,這意味著花同樣多的錢,將買到比原來少得多的產品。
在我國由于實行成品油價格管制,大煉化企業一般會用化工業務補貼煉油業務。專家表示我國煉油企業通常都會根據各自原油品質、裝置特點以及成品油及化工產品的市場行情來決定汽柴油、芳烴等化工產品的最優生產比率。因此,PX上游產業鏈失衡的直接影響是煉油企業盈利能力的降低。
就在國內PX項目頻頻擱淺的同時,韓國、日本和新加坡等國PX產能卻穩中有增,日本出光、水島工業區,韓國SK能源、三星道達爾和新加坡裕廊島等企業都擁有PX裝置。據了解,韓國S-OIL公司目前正在運行世界最大單產PX項目,年產近170萬噸,產品將主要銷往中國。同樣是PX項目,為什么國內國外的待遇就“冰火兩重天”呢?
對PX的進一步思考
盡管近20年來經濟學家關于我國是否進入重化工業發展階段的爭議從未間斷,但大部分經濟學家認為,重化工業是我國工業化道路中邁不過去的坎,我們想要在現代國際貿易中不受制于人,必須發展以石化、汽車為代表的重化工業。
事實上,隨著收入的增加,部分居民尤其是經濟發達地區的居民已經進入大額消費階段,對諸如汽車、住房等重化工業品產生了穩健的消費需求。在此基礎上,與PX相關產品的消費量也必然會水漲船高,保持一個很大的增量。
面向未來,PX項目對紡織行業發展、擴大就業的重要意義還將進一步凸顯。
中國石化一位專家表示,PX對資金和技術的要求很高,屬高度資金密集型產業。每建設一個PX項目帶動的就業人數有限,只有把目光投向相關產業鏈時才能發現它的意義,與PX相關聯的化纖行業和紡織行業,都屬于傳統的勞動密集型行業,集中了大量的就業人口。
統計顯示,2012年國內紡織行業從業人數接近2200萬,占到中國制造業的約7%,有效地吸納了農村轉移勞動力。在這種情況下,如果PX的產能停滯不前,就只能依靠進口PX滿足下游旺盛的需求,紡織行業、化纖行業將遭受沖擊,行業的就業形勢也就不容樂觀。就業連著民生,當前我國經濟發展正處在“爬坡過坎”的關鍵階段,必須把力氣更多地放到擴大就業上來。
面向未來,PX及其相關產品在經濟領域將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受訪專家由此表示,PX項目或者其他重化工項目,在當代中國,“不是該不該建、該不該發展的問題,而是建成以后,如何進一步加強監督管理、加強應對突發事件管理的問題”。
相關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