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L底,催化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的機會和空間爆發。油價高位運行,煤價低位徘徊,油煤價比已提升至5.22,遠高于過去十年3.74的均值。新型煤化工產業潛在的巨大獲利空間,讓許多大型企業趨之若鶩,而出于拉動GDP和就業的考慮,地方政府建設新型煤化工的熱情更是高漲。
現代新型煤化工政策開閘,萬億投資熱潮即將來臨。煤化工是典型的政策驅動型產業,過去我國對煤化工的態度有所反復和猶豫,進入2013年,國家對新型煤化工的政策導向日漸明朗,從"嚴控"轉向"肯定",2013年以來,共有14個新型煤化工項目(9個煤制氣、4個煤烯烴、1個煤制油)獲得"路條"。根據規劃,我們預計2013-2017年僅煤制氣、煤制烯烴、煤制乙二醇和煤制油等4類項目的總投資規模就將超過10560億元。
最看好煤制天然氣和煤制烯烴的發展前景
綜合技術成熟度、經濟效益、市場需求等因素,我們認為,新型煤化工發展前景排序為:煤制天然氣>煤制烯烴>煤制乙二醇>煤制油。
判斷理由:(1)煤制天然氣:能源效率高、技術成熟,將充分受益我國天然氣產業的爆發式發展;我們預計到2015年,我國天然氣消費量將達2400億m3,2012-2015年均需求增速為18.4%;(2)煤制烯烴:示范項目已實現商業化、技術可靠,其發展獲國家認可,市場供需缺口較大:據內業預計2012-2020年我國乙烯和丙烯需求平均增速約為5%,至2020年供需缺口仍然較大,分別達1700萬噸、315萬噸。
新型煤化工建設將直接拉動3億噸以上的煤炭需求。我們預計2013-2017年,我國煤制天然氣、煤制烯烴、煤制乙二醇、煤制油項目的新建規模分別達892萬億m3、1738萬噸、240萬噸、844萬噸。據我們保守測算,其合計耗煤量約3.2-3.6億噸,相當于2012年我國煤炭消費量的8.8%-9.8%。
投資建議
我們從"資源+技術+項目+政策"四個維度分析并得出結論:煤炭企業擁有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項目經驗和技術優勢,將受益于現代新型煤化工投資建設浪潮,其受益主要體現為:1)直接帶動煤炭需求;2)促進煤企轉型,拓延產業鏈,增加盈利渠道;我們建議增持中國神華、潞安環能;其他受益標的有中煤能源、國投新集、蘭花科創、兗州煤業等。
催化劑
利好政策出臺;新的煤化工項目獲得路條;關鍵技術取得突破。
風險提示
政策不達預期;油價大幅波動風險;項目建設存在不確定性。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