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大連西太平洋石油化工有限公司采用WSA濕法制酸工藝技術,建設的國內首套年1萬噸烷基化廢酸再生裝置實現高水平中交。
這套環保裝置的建成與投產,使大連西太烷基化裝置的液化氣產品轉化成高標號、高品質和高附加值的汽油調和組分,有效打破環保瓶頸,實現危險廢物的有效利用,起到提升質量效益和保護生態環境的多重目的。
為滿足日益嚴格的環保要求和裝置操作靈活性提升的需要,這個公司組織與國內外具有廢酸再生處理技術的院所和工廠多方進行技術交流,并從工藝技術的先進性、三廢排放和占地面積等方面進行綜合比較,最終確定選用丹麥托普索公司的WSA濕法制酸工藝技術。這種廢酸處理技術具有工藝先進、應用成熟、“三廢”排放和占地面積小等顯著特點,在國外公司有多個成功應用的案例。
大連西太新建的年1萬噸廢酸再生裝置占地面積2300平方米,被設置在一個單獨的生產區域內,今年3月21日工程正式開工建設,采用業主+監理+EPC總承包模式建設,現場土建及安裝施工歷時6個多月。
在項目建設與實施中,這個公司嚴格執行法律法規和中國石油工程建設標準規范,確保項目按照計劃順利推進,安全、質量、進度和費用等有效受控,管道焊接一次合格率達到98.4%。
據悉,這個公司將全力組織裝置的投料試車工作,通過精心制定方案,強化人員上崗前培訓,深入貫徹“四有工作法”及生產受控管理辦法,實施步步確認等措施,確保裝置投料試車安全一次成功,產出合格產品。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