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斯特封的生產,通常是將橡塑密封產品圖轉換為模具圖,先進行金屬開模,然后再將橡塑原料進行模壓加工或澆鑄、注塑加工等,從產品設計到生產出合格產品的周期較長,另外,由于工藝技術采用成型和熱熟化同時完成,因此均存在冷收縮的問題,所以很難保證足夠高的精度。
而國外近年來對高精斯特封,已采用了先進的工藝方法,即現將橡塑原料進行規則熟化后,再進行無模具化的車削加工制造密封件,不但極大的提高了產品制造精度和生產效率,也推動了主機設備的設計升級和快速維護的解決方案。高精斯特封數控加工就是這種先進技術的關鍵所在,目前國內尚無其他企業對同類技術擁有自主知識產權
高精斯特封是未來發展的趨勢,在國內外,都有著廣闊的市場前景。
斯特封雖小,但卻在國民經濟發展中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是國防、化工、石油、煤炭、交通運輸和機械制造等行業中的基礎部件和配件。近幾年來,隨著經濟的高速增長,斯特封制造業一直保持兩位數的增長。
據統計,2010年,我國斯特封制造行業規模以上企業(根據國家統計局統計口徑,銷售收入在500萬元以上)實現工業總產值近80億元,同比增長超過25%。
研究院發布的《2012-2016年中國斯特封制造行業產銷需求與戰略投資分析報告》顯示,國內斯特封制造行業規模以上企業近300 家,該行業總體上呈現企業規模偏小,技術水平偏低的發展形勢。從企業經濟類型來看,民營、三資企業占比超過95%,是行業的主要經濟類型;同時,企業基本上集中在華東地區,從企業數量、銷售收入以及資產規模來看,華東地區都占據了相當份額,市場集中度較高。
經濟的快速發展帶來了機械等主要下游行業固定資產投資的增加,國內市場需求旺盛,為斯特封制造行業提供了巨大的市場空間。不少跨國公司通過合資、合作等方式進入中國市場,導致競爭加劇。
可喜的是,未來,行業仍將受益于政府關注和扶持。隨著我國斯特封制造行業產品技術水平的提高,世界加工制造業向中國轉移以及價格杠桿的作用,近幾年中國出口斯特封的檔次有所提高,部分技術含量較高的產品已進入國際市場。這種局面給國內斯特封制造廠商帶來很大的發展機遇。
產業研究院斯特封制造行業研究小組分析認為,國內斯特封制造企業應注重品牌意識、環保意識和標準化的發展,加強自主知識產權產品的研發,推動行業共性技術。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