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規格機床轉臺軸承系輕薄系列產品,外徑2.8米,加工時極易變形?!爱a品固定在機床上后,只要磨削就會產生變形,我們想了很多方法,但加工效果都不太理想。”公司勞模、工匠技師陳利家和徒弟邢世凱一起分析原因,認為磨削熱是產生變形的主要因素。“為減少磨削熱,我們不斷優化砂輪和加工方法,完成了產品磨加工,滿足了平面度0.008mm精度要求?!?/SPAN>
名師帶徒
“在帶徒弟時,我總是事無巨細反復講解工藝流程、加工要點,看我如何操作,并讓他做好筆記,多動手實踐。”陳利家說,在加工某規格風電軸承套圈內溝時,陳利家教邢世凱如何通過共享文件輸入加工參數實現快速換工裝,并把相關公式傳授給邢世凱。后期,又遇到類似產品時,邢世凱利用筆記快速完成換工裝。“在加工重點產品時,我都是提前做好加工流程方案,再向師父請教,讓師父把關指正?!毙鲜绖P說,在加工某規格重點產品外滾道時,檢查員檢測溝道垂直差不合格,重新修磨后還是不達標,于是向師傅請教。陳利家多維度解釋超差原因,比如測量基準超差、定位點有異物、量具校對誤差和環境溫度等,都是造成滾道垂直差不達標的原因。聽到師傅的分析后,邢世凱思路豁然開朗。帶徒時,陳利家總是從一個點出發講出多方面操作知識。師傅教得細心,徒弟學得認真。今年29歲的邢世凱在特大型軸承磨工崗位工作了4年,“為了讓我盡快上手,師傅毫無保留地教給我很多東西,線路圖怎么看、設備怎樣使用、操作規程中的重點等等。每當遇到加工精度要求高的產品時,師傅總是把我叫到身邊,指導我如何攻克遇到的加工難關。”邢世凱說,在師傅的言傳身教下,他一邊磨練性子一邊精進技術,日積月累,從獨自頂崗到分析問題,再到化解難題,羽翼日漸豐滿。今年以來,陳利家和邢世凱師徒倆先后加工了機床轉臺軸承、風電主軸軸承、礦山機械軸承等重點產品。在加工這些重點產品時,陳利家把總結出來的弧線角度和曲率、砂輪特性值等重要管控點數據,都放在機床共享文件夾里,方便徒弟邢世凱和其他工友操作。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