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寧波市科學技術協會主辦的主題為“新質生產力與學會科技人才培養”學(協)會能力提升沙龍在余姚市梁弄鎮成功舉辦。市科協學部會及第四片組學(協)會代表20余人參與本次活動,探討在新時代背景下如何更好地融合科技創新與人才培養,特別是在新質生產力的推動下,如何有效發揮學(協)會在科技創新和人才培養方面的作用。
活動伊始,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協會理事長陳宗志致歡迎辭。他著重指出科技創新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關鍵作用,尤其是在提升新質生產力方面的重要性。他強調,學(協)會不僅是科技創新的引擎,也是人才培養和科技成果轉化的關鍵平臺。他激勵與會者深化理解,勇于擔當,就科技創新和人才培養的核心議題進行深入探討,共同推動區域科技事業和社會經濟的持續進步。
在接下來的討論環節,與會代表們紛紛發言,就如何在當前形勢下提升學(協)會的職能,以及如何培育高素質科技人才展開了熱烈討論。參會代表們基于自身經驗和領域特點,分享了在科技人才培養和組織能力提升方面的有效做法和經驗。此次交流與分享,讓與會者共同探尋了提升科技人才培養質量的新路徑,為寧波市科技事業和人才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石。同時,活動也加強了學(協)會之間的合作與溝通,為科技創新的未來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
我會以《寧波模具協會聚力助推教育科技人才一體改革發展交流》為題,從五個方面:1筑牢根基,架構協同“梁柱”;2年會領航,拓寬融合“航道”;3激勵先行,點燃教育“引擎”;4供需對接,充實人才“蓄水池”;5教育協同,多元探索與發展;進行了專題分享。
市科協學會部三級調研員杜曉華對活動進行了總結。她指出,在科技日新月異的今天,“新質生產力”已經轉變為推動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的核心力量。鑒于此,學協會應當緊密團結,集中力量推動教育、科技與人才的一體化改革,促進三者之間的深入交流與合作,共同為我國教育科技人才的發展貢獻力量。本次沙龍的成功舉辦,不僅促進了學(協)會間的交流與合作,還提升了學(協)會的組織能力和服務水平,為科技人才的成長提供了堅實支撐。沙龍結束后,代表們參觀了梁弄紅色基地,深刻了解了當地豐富的紅色文化歷史。此次參觀不僅豐富了代表們的歷史文化知識,也為他們提供了一次將科技創新精神與歷史傳承相結合的獨特體驗。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