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民營企業,在法治保障、市場準入、重大項目建設、重大技術攻關、企業融資等方面作出了一系列重大的決策部署,為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民營經濟發展環境日益改善,發展的動力明顯增強,發展空間持續優化,民營企業日益成為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生力軍?!?1月19日,第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顧秀蓮在以“改革創新善作善成推動石化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的2024中國石油和化工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上表示。
本次大會旨在認真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堅持和落實“兩個毫不動搖”,聚焦“十五五”石化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推動央地國企和民營企業深度交流,推動京津冀石化產業協同發展,促進行業穩增長、促轉型、強創新、建石化強國,引導全行業將思想統一到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上來,激發民營企業家創新動力,堅定信心,主動作為,加快石油和化工行業現代化建設,合力推動石油化學工業高質量發展。
民營經濟既是我國改革開放的重要成果,也是推動深化改革、建設石化強國的重要力量。
記者了解到,截至2023年底,我國非公民營石化化工企業數量已占全行業規模以上企業數量的90%,吸納就業人員占全行業用工的80%,營業收入占比超過50%。民營企業煉油產能占比接近32%,乙烯產能占比超過38%,PX產能占比達到56%,更多民營企業在化肥、農藥、涂料、染料、橡膠制品、精細化工等細分領域獨占鰲頭、獨領風騷,許多民營企業成長為世界單項冠軍企業和有技術積累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民營經濟對我國石化行業發展功不可沒,地位不容置疑,過去是、現在是、將來也一定是我國石化工業發展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以下簡稱“石化聯合會”)黨委書記李云鵬在致辭中指出。
李云鵬介紹,今年1-9月,石油和化學工業實現營業收入12.02萬億元,同比增長3.5%,行業經濟運行總體保持平穩,生產保持穩定增長,但行業經濟效益下滑未實現根本扭轉,同比仍下降10.2%。許多企業特別是中小民營企業感到生產經營壓力加大、市場銷售困難、經濟效益不及預期。
“對當前行業運行存在的困難,大家一定要從國際國內大環境和世界石化產業發展的大周期大趨勢來認識和思考。今天的中國正行進在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強國建設的新征途上,處于愈進愈難、愈進愈險而又不進則退、非進不可的關鍵時刻。從世界石化產業發展的一般規律來看,產業規模越大、產業鏈各環節技術含量越高,產業升級遇到的困難和挑戰越復雜,需要調整的時間可能就越長。我們既要正視當前產業升級的難度和挑戰,也要看到中國特有的政治優勢、制度優勢和市場優勢,更要堅定信心,堅守戰略定力,努力走出一條中國特色石化產業高質量發展之路。”李云鵬表示。
李云鵬建議,廣大石油化工領域的企業家要把握我國經濟發展的客觀趨勢,冷靜分析形勢,抓住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科技創新的能力提升、加快綠色發展、擴大內需帶來的新機遇,準確識別科學應變、主動求變、堅定信心、大膽發展,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加快走高質量發展的路子。
一是要堅定信心向強而行,不斷強信心、強技術、強品牌、強管理、強產業鏈條,強人才團隊,強筋壯骨,苦練內功,善作善成;二是要堅持創新向新而行,向新質生產力進軍、向新的消費市場領域進軍,在未來石化產業高質量發展新格局中,重塑企業的新動能新優勢;三是要堅持主業向專而行,要堅守主業,在精細化工發展的道路上,為石化強國建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面對新機遇新挑戰,廣大石油和化工民營企業要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切實把思想統一到黨中央對當前經濟形勢的分析研判上來,把行動統一到黨中央決策部署上來,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著力提升核心競爭力,為建設世界一流石油和化學工業努力?!鳖櫺闵彵硎尽?/P>
顧秀蓮希望,民營石化企業在保持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同時,也要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回報社會,在民營企業建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關心青年職工和其子女的成長和生活,促進民營企業全面高質量發展。
以民營經濟為活力助推轉型升級
記者了解到,截至2023年底,在工信部認定的八批1557家單項冠軍中,石油和化工企業有219家,占比14.1%,在所有工業行業中位居第三。在工信部認定的五批1.2萬家“小巨人”企業中,石油和化工企業有1523家,在所有工業行業中占比11.9%。單項冠軍企業數量最多的前三個省份依次是山東58家、浙江38家、江蘇19家,三省合計115家,占比達到52.5%。
“這組數字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一個地方專精特新企業的發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一個地方的產業發展水平。石化強國建設是所有石化產業鏈的建設過程,也是大中小企業分工合作,共同打造價值鏈的過程。希望越來越多中小民營企業堅持專業精神和長期主義,在精細化發展的道路上,為石化強國建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崩钤迄i表示。
工信部中小企業發展促進中心副主任馮旭在致辭中表示,為加快推進產業科技創新的落地見效,需要加快探索孕育出一批中小企業專精特新“金種子”,從源頭上為制造業發展增添強勁動力,為產業鏈供應鏈的安全穩定提供基礎保障。為此,工業和信息化部組織建設了全國中小企業服務“一張網”,廣泛匯聚各類服務資源,為中小企業提供全天候一站式智能服務,打造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選種、育苗、培優的全周期服務體系,為各領域中小企業的發展提供更具有活力和創新力的市場環境。
“希望以此次大會為契機,石化聯合會與天津市政府建立更為緊密的協作關系,在促進中小企業轉型創新發展方面開展更加深入的交流合作,營造更加積極開放的中小企業發展環境,繼續推動我國的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瘪T旭表示。
石化產業是天津12條產業鏈中規模最大的優勢支柱產業,形成了從原油開采、加工到化工產品、化工新材料完整產業鏈條,為全市經濟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中具有重要戰略地位。天津市委常委、濱海新區區委書記連茂君介紹,天津以南港工業區為主戰場,協同聯動臨港新材料產業園、大港石化產業園區,打造“一體兩翼、三區聯動”空間格局,產業配套完善,空間載體豐富,物流倉儲便利,生態體系完善,人才支撐強勁,區域生態競爭力持續增強,正全力打造成為我國石化產業發展綜合條件最優越的地區之一。
連茂君指出,天津充分發揮京津冀協同創新優勢,推進石化產業轉型升級,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堅持高端化推進,構建“人才培養+創新研發+成果轉化”創新發展模式,支持企業積極布局研發中心,持續攻關關鍵“卡脖子”技術,推動產業鏈向高附加值躍升。堅持精細化轉型,聚焦精細化學品和化工新材料等方向,延伸電子化學品等10條細分產業鏈,加快建設京津冀電子化學品基地,實現企業間原料不出區、產品上下游隔墻互供、產業鏈共生互補循環發展。堅持綠色化發展,推廣分布式新能源和源網荷儲一體化,提高石化產業副產氫、冷能、廢棄橡塑等資源循環利用水平,擴大二氧化碳驅油技術應用范圍。天津將堅持“兩個毫不動搖”,探索“國資+民資”“外資+民資”發展模式,進一步完善政策體系,提升服務水準,優化城市環境,助力民營石化企業在津大展身手。
天津市副市長范少軍介紹,天津市出臺“石化化工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支持民營企業改革發展26條”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推動石化化工企業做大做強,持續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天津作為中國現代化學工業的發源地,產業基礎雄厚,配套體系完善,創新能力突出,投資環境優越,是投資興業的“熱土”和“寶地”。
范少軍表示,天津將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堅持“兩個毫不動搖”,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為戰略牽引,以民營經濟活力助推石化產業轉型升級,著力打造世界一流綠色化工新材料產業基地。天津將持續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推行全天候、多方位“一站式”服務,對石化化工項目能辦即辦、急事急辦、特事特辦、繁事簡辦,依法保護各類經營主體特別是民營企業合法權益,讓企業家放心投資、安心經營、專心創業,共同推動我國石化化工行業高質量發展。
會上,石化聯合會中小企業工作委員會秘書長王靜敏發布了中國石油和化工民營企業發展報告,匯報了石油和化工民營企業發展的總體情況,對石油和化工民營重點企業進行了分析,并擴展討論了石油和化工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對策和建議、問題和挑戰。同時,還發布了2024年石油和化工民營企業銷售收入排序調研結果。
會議由石化聯合會、天津市濱海新區人民政府主辦;中國石化天津分公司、天津渤化集團、衛星石化、華峰集團、誠信集團、奧克集團等單位聯合主辦;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中國化工經濟技術發展中心、石化聯合會中小企業工作委員會、北京國化石油和化工中小企業服務中心等單位承辦。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