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隋泠泉 通訊員 孫輝)12月6日,遼河油田遼興油氣開發公司員工張虎在“2+1+N”創新平臺上,看到自己提交的“河21塊特低滲油藏如何實現高效注水補能開發”難題,被勘探開發研究院一級工程師蔡超“接單”認領,喜悅之情溢于言表。
“2+1+N”創新平臺是遼河油田自主研發的線上科技創新平臺,是遼河油田集中科研力量攻關卡脖子生產難題的一次新探索,一是讓生產難題顯性化,二是避免科研、生產“兩張皮”。遼河油田科技信息部主任周大勝介紹,“2+1+N”創新平臺向生產單位提供“發展需求”“現場問題”2個入口,基層單位可以隨時將難以解決的卡脖子難題上傳平臺,問題經審核后,統一進入“1個攻關問題庫”。遼河油田專家及高水平科技人員可以隨時點擊認領問題,并出謀劃策。新平臺還提供N種解決難題的方式,既有專家即領即辦,也有揭榜掛帥、“賽馬”、科技立項等,靈活應對不同難度與緊急程度的問題。
該平臺自9月1日上線以來,各基層單位積極參與,踴躍提報。遼河油田有關專家和專業技術人員通過平臺快速響應,即領即辦。
9月23日,曙采廠地質研究所張帆在“2+1+N”創新平臺上,提報了“曙54塊依靠天然能量開發無法補能”的問題。采油工藝研究院一級工程師張文昌當天認領,組建攻關團隊。在調研了勝利油田“立體壓驅”技術的最新進展后,他結合現場試驗井組情況,初步確定采用壓驅補能的技術思路,并選定曙2-6-135井作為試驗井,進行相關參數設計。
“創新平臺的上線,破除地域界限,讓專家優勢從一家單位拓展到全油田。”張文昌說。
為推動“2+1+N”創新平臺有效運行,11月11日,遼河油田下發了《關于進一步提升遼河油田公司“2+1+N”創新平臺價值創造作用發揮的通知》,不僅構建了“聞風而動、即領即辦”的響應處置機制,切實提高問題解決效率,而且明確對效果較好的問題提出人和解決人給予獎勵,將生產單位提出的問題、三院認領率和當年解決率等指標納入年度績效考核評價,對于技術難度大、涉及油田生產卡脖子的問題,還可采用揭榜掛帥、科技立項等方式解決,確保基層提報的問題兜得全、問題解決不漏項。
截至12月6日,遼河油田“2+1+N”創新平臺攻關問題庫共公示基層提報的難題14個,全部被遼河油田相關專家認領。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