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在线视频-亚洲综合在线观看视频-亚洲综合视频网-亚洲综合色秘密影院秘密影院-日本三区四区免费高清不卡

當前位置:全球化工設備網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增加“綠色儲值” 積蓄“生態價值” 共享“發展顏值”

作者: 2024年12月09日 來源: 瀏覽量:
字號:T | T
藍天碧水,松柏挺立,鳥自高飛,人自神怡。初冬時節,由中國石油與中國綠化基金會共同策劃的“我為碳中和種棵樹”項目探訪暨自然體驗活動,在大慶油田圓滿落幕。這一活動不僅是中國石油踐行綠色發展理念、

  藍天碧水,松柏挺立,鳥自高飛,人自神怡。初冬時節,由中國石油與中國綠化基金會共同策劃的“我為碳中和種棵樹”項目探訪暨自然體驗活動,在大慶油田圓滿落幕。這一活動不僅是中國石油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助力碳中和目標實現的實際行動,也是對建設全社會生態文明的呼喚。目前,“我為碳中和種棵樹”項目一期(3500余畝)、二期(1000余畝)已經圓滿完成,第三期林地建設項目(1968畝)正在進行方案設計。

  樹立公益標桿

  打造央企先行典范

  2022年3月10日,“我為碳中和種棵樹”公益項目在全民義務植樹網正式上線。項目面向石油員工、合作伙伴及社會公眾募集資金,用于中國石油碳匯林碳中和林建設、生物多樣性保護、油氣生產一線井場場站植樹造林、林草碳匯相關課題研究、自然科普教育等相關領域。

  作為“互聯網+全民義務植樹”的標桿項目,“我為碳中和種棵樹”項目影響廣泛,深受廣大石油員工、社會愛心人士的歡迎。截至2024年10月15日,該項目已累計獲得近155.3萬人次捐款,總金額達4698萬余元。目前,該筆資金已經在大慶油田、長慶油田、新疆油田、玉門油田等地投用,種植了包括“我為碳中和種棵樹”大慶會戰林、紅色南梁林、石油創業林、石油搖籃林在內的林地4500余畝。今年,項目還利用募集資金開展了生物多樣性綜合監測和綠色共享小屋建設,助力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如今,“我為碳中和種棵樹”項目已成為央企參與“互聯網+全民義務植樹”的先行典范。

  改造荒山戈壁

  因地制宜綠色賦能

  “將大慶油田、長慶油田、新疆油田及玉門油田列為首批植樹造林與生態培育的實施區域,是因為這些油田區域自然環境相對較差、植被覆蓋較少,植樹造林對于改善當地生態環境、提高土壤質量、防止水土流失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且土地資源相對豐富。”中國石油質量健康安全環保部副總工程師孫長玉說。

  為保證種植成活率及生物多樣性,中國石油經過大量的研究與試驗,選擇了適宜的鄉土樹種和混交種植方式,并制定了詳細的實施方案和管理措施;同時,還加強了與當地政府和社區合作,結合助力鄉村振興,共同推動植樹造林項目的順利進行。

  在甘肅省慶陽市華池縣南梁鎮,曾經漫天黃沙、人跡罕至的荒山,如今已變為遠近聞名的“紅色南梁林”,成為革命老區能源經濟與綠色發展協同共贏的亮麗名片;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克拉瑪依市農業綜合開發區內,“石油創業林”里種植了5.3萬株樟子松、胡楊等喬木,3.3萬株紫丁香、檉柳等灌木;在玉門油田老君廟采油廠,“石油搖籃林”健康生長于這片“風吹石頭跑、遍地不長草”的不毛之地,成為戈壁上的“綠洲”;而“大慶會戰林”的設計融入了最新的生態理念,將復層、混交、生物多樣性等因素統籌考慮,模擬形成防護功能與生態質效兼具的自然群落。

  短短3年,石油人積極響應國家的號召,他們用不服輸的“石油精神”,在環境惡劣、條件艱苦的困難之地,成功種下了片片綠洲,讓這些原本貧瘠的土地煥發了生機,也讓當地百姓看到了綠色希望。

在長慶油田,曾經漫天黃沙、人跡罕至的荒山,如今已成為遠近聞名的“紅色南梁林”。  

  點燃綠化熱情

  社會各界廣泛關注

  “我為碳中和種棵樹”項目的影響力與日俱增,受到政府及有關部門的高度關注和國內主流媒體的廣泛報道。作為“互聯網+全民義務植樹”參與人數最多的項目,“我為碳中和種棵樹”項目不僅點燃了公眾的綠化熱情,而且激發了社會各界對碳中和目標的深切關注與積極參與。

  項目開展以來,涌現出了很多感人事跡。中國石油退休干部齊曉慧、周炳元夫婦,雖然已是耄耋年紀,但他們心系綠化事業,每年都主動參與捐款。退休員工李娟帶領親戚朋友等一起參與活動,2年多來,李娟家族3代13人29次捐款。大慶鉆探工程公司伊拉克項目部邊長濤等人在單位工作群中看到捐款倡議,第一時間進行捐款并表示,雖然身在國外,但作為中國石油的一分子,“捐資助綠”責無旁貸。大連石化的吳良英在捐款留言中寫道:“作為央企員工,我們要主動承擔起減排降碳的責任。生活上,我們也要培養并踐行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為美麗中國、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作出積極貢獻!”

在新疆油田,“石油創業林”中各類樹苗整齊排列,煥發出勃勃生機。  

  立體探索實踐

  生態保護貢獻卓越

  2024年8月15日,在全國第二個生態日當天,中國石油以其前瞻性的預判和堅定的行動,再次向世界展示了其在生物多樣性保護領域的卓越貢獻。這一天,中國石油在長慶油田、塔里木油田、昆侖能源海南公司等地同步設立第二批共7個自主貢獻型生物多樣性保護地(OECM),在大慶油田、長慶油田等企業同步建成5個綠色共享小屋,并成立9支生物多樣性保護志愿服務隊,生物多樣性綜合監測(一期)也同步上線,結結實實走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石油特色的生物多樣性保護之路。

  作為全球首家開展OECM實踐的國際知名企業,中國石油的這一舉措不僅得到了IUCN(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的高度認可,更是向世界展示了中國企業在生態保護領域的責任與擔當。此次設立的7個OECM各具特色,從塔里木沙漠公路防護林的“綠色長城”,到昆侖能源海南公司文峰鷺緣保護地的“鳥類天堂”,再到長慶油田蘇南-C3區的生態寶庫,每一處都承載著中國石油對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現代化的深切承諾。

  如今,中國石油的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已構建起自主貢獻型生物多樣性保護地、生物多樣性綜合監測、綠色共享小屋和生物多樣性保護志愿服務隊等在內的“四位一體”工作模式。其中,綠色共享小屋作為生態科普教育的重要平臺,通過生動的展示和互動體驗,讓公眾近距離感受生物多樣性的魅力。由135名志愿者組成的生物多樣性保護志愿服務隊,則穿梭于各個保護地之間,用實際行動詮釋著對自然的敬畏與愛護。

  在生物多樣性綜合監測方面,中國石油更是走在前列。通過引入“互聯網+大數據+保護地”的綜合監測模式,中國石油實現了對保護地內生物資源24小時不間斷監控,為科學制定保護策略提供了有力支撐。未來,隨著保護地監測點的全面覆蓋,中國石油將構建起一個更加完善、高效的生物多樣性保護網絡。

  中國石油在生態文明領域的持續探索和實踐,不僅是企業對社會責任的積極回應,更是對全球生態治理的有力推動。在這條充滿挑戰的道路上,中國石油以實際行動踐行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為構建地球生命共同體貢獻著堅定的“石油力量”。(記者 王冷 特約記者 柳軍)

在玉門油田,石油人在“風吹石頭跑、遍地不長草”的戈壁上,種下充滿希望的“石油搖籃林”。  
全球化工設備網(http://www.tupvw34.cn )友情提醒,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全球化工設備網!違者必究.

標簽:

分享到:
免責聲明:1、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或者作者自行發布,本網發布文章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給訪問者,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同時本網亦不對文章內容的真實性負責。
2、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作出適當處理!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86-571-8897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