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譚曄 通訊員 賈曉凌 李赫)11月18日記者獲悉,吉林油田近日向東方物探發來感謝信,感謝東方物探長期以來對吉林油田的支持和幫助,并對東方物探研究院地質研究中心吉林分中心(簡稱吉林分中心)為吉林油田提供的優質高效解釋工作給予了高度肯定。
今年以來,吉林分中心積極踐行“為油田創造價值,物探才有價值”的理念,堅持靠前服務,依靠技術創新,為吉林油田松南效益穩產、川南高效建產和新能源快速發展等方面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
高效組織,發揚“有為才有位”的拼搏精神。根據吉林油田生產節奏快、項目多、區塊多等情況,吉林分中心整合人力資源,優化人員配置,打破項目壁壘,成立石油、天然氣、川南3大研究團隊,全面對接油田勘探生產。吉林分中心在實施前后方一體化高效組織運作的同時,加強前后方團隊協同和配合,通過高頻次前后方人員流動、定期視頻溝通、定期與油田交流等方式,緊密圍繞圈閉構思、井位研究與油田溝通交流,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切實保障油田技術需求。同時,吉林分中心突出黨建引領作用,大力增強團隊凝聚力和戰斗力,以飽滿的工作熱情應對各種挑戰,為勘探提供有力支撐。
積極轉變,充分發揮物探先行作用。吉林油田處于勘探開發后期,勘探程度高,研究難度大。吉林分中心與油田深度融合,充分發揮合力優勢,依托松遼科技團隊持續強化地質研究,認真梳理地質問題,不斷拓展新視野、提出新認識、創立新模式,從而在技術服務理念方面實現三個轉變。一是從局部向整體轉變。基于新處理疊后連片三維地震技術,通過構造、源巖和成藏分析等方法,優選6大有利勘探區帶,為發現海坨子、扶新隆起帶地區的勘探儲量提供有效支撐。二是從構造向巖性轉變,基于伊通鹿鄉斷陷東南緣構造勘探程度高,創新古坡折控砂新模式,有效推動了風險三維地震部署。三是預探向風險轉變,川南地區組建專項攻關團隊,針對震旦-下古風險領域,加強連片構造、古地貌、優勢相帶等基礎研究,增加燈影組裂陷西側“槽臺”相間的認識,為風險井位的部署提供了重要保障。
技術創新,提供高效勘探開發技術保障。針對中淺層薄砂體識別、致密油甜點預測、深層河道砂體刻畫、川南斷溶甜點雕刻等難題,吉林分中心緊密圍繞油田勘探生產需求,創新出基于Wheeler域的非線性等時切片技術,形成了砂體-甜點-鉆井全鏈條致密油配套地震攻關技術,總結出箕狀斷陷辮狀河三角洲河道砂體定性—半定量預測技術,完善了基于微古地貌的斷溶體精細雕刻識別技術,薄砂體預測吻合率達85%,致密油甜點預測吻合率達80%,斷溶甜點預測吻合率超90%,有效推動了精細滾動評價及高效規模勘探。
面對復雜的地質條件,吉林分中心展現出高度的責任感與使命感。吉林分中心有關負責人表示,吉林分中心將主動出擊,通過嚴謹分析、科學洞察,持續創新技術,支撐勘探發現,進而有效推動吉林探區二次三維地震部署,為松遼盆地上揚“二次曲線”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