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耕耘,四川石化不斷發展壯大,不僅填補了西南地區煉化產業的空白,還逐步穿珠成鏈、集鏈成群,輻射帶動能源化工產業躋身四川省新型工業化建設六大優勢產業之一,助力當地經濟發展——
深秋的巴蜀大地,城際路網車流如織,生產建設如火如荼。
9月末,記者一行來到位于成都新材料產業化工園區的四川石化公司,一列列貨車魚貫而出,一排排管廊延伸至天際線,每天都有數萬噸煉化產品從這里發運出廠。
四川石化的發展壯大,不僅填補了西南地區煉化產業的空白,還逐步穿珠成鏈、集鏈成群,輻射帶動能源化工產業躋身四川省新型工業化建設六大優勢產業之一,助力當地經濟發展。
如今,四川石化迎來了奮進高質量發展的第10年。這座成長于龍門山下、小石河畔的煉化企業已蹚出一條獨具特色、高質量發展的現實路徑。
肩負“新使命”,在西南腹地書寫時代擔當
10年前,每逢“金九銀十”,一個“供給難題”便時常困擾著西南。
“當時,川渝地區成品油資源主要依靠蘭成渝管道和鐵路發運,需求高峰時段油品供應不及時,集中到站后又時常出現積壓,突發狀況頻出。”西北銷售川渝分公司副經理李輝回憶道。
放眼西南地區,石化產業布局的空白為市場帶來了一個個“需求缺口”——汽柴油本地化供應程度有待提升,化工原材料大量依靠外地供應,航空煤油資源緊缺……四川乃至西南地區呼喚屬于自己的大型煉化一體化企業。
10年后,新命題等待著新的“答案”。成渝雙城正為“打造帶動全國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和新的動力源”奮勇前進,四川石化又將如何承載時代重任,書寫石油答卷?
——唱好“雙城記”,建好經濟圈。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發布、先進制造業產業集群騰飛、優化國家能源布局重任在肩……新形勢、新要求帶來經濟和產業底層格局的深刻演變,但“堅持市場導向,貼近高效市場,產出符合經濟社會需求的煉化產品”是四川石化不變的準則。
在重慶涪陵,重慶華峰新材料產業園青山環抱,智能化車間機器轟鳴,巨大裝置源源不斷地“吃”進純苯等核心原材料,創造了全球最大的己二酸生產企業等4個“世界第一”,為補全和延伸聚氨酯和聚酰胺等產業鏈夯實基礎。“四川石化憑借穩定的產品供應與優質的服務,始終是我們的第一選擇。”華峰集團有限公司采購總監徐文武說。
“我們堅持立足產業發展所需,持續擴大技術服務的廣度和深度,不斷開展質量攻關,提高純苯產品的產量,提升其品質,為區域化工產業鏈高質量發展提供穩固支撐。”四川石化計劃經營部經理劉雨旻表示。作為區域內唯一的煉化一體化企業,四川石化將持續有效緩解川渝地區成品油和化工產品供需的突出矛盾,讓川渝地區作為我國西部經濟發展“增長極”的能源動力更加強勁。
——乘勢“向外”,聯動東西。
“川渝地區是絲綢之路經濟帶與長江經濟帶的交會點,在國家‘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四川石化規劃和科技信息部經理田亮說。四川石化充分依托川渝市場獨特的區位優勢,不斷加強產業鏈協作和區際互動合作,讓四川從“內陸腹地”走向“開放前沿”。
提升“黃金水道”含“金”量——今年5月,伴隨著嘹亮的汽笛聲,沿江而下的貨輪抵達上海海濱油庫碼頭,標志著四川石化保稅船燃產品“產—運—銷”出口全流程順利打通。“公司保稅船燃產品的順利出廠,有效發揮了煉化產能優勢和沿海市場優勢,這對進一步擴大中國石油產業布局具有特殊意義。”劉雨旻說。
構筑向西開放戰略高地——四川石化航煤產品助力成渝“空中走廊”暢達全球,共建“一帶一路”的開放通道越走越寬。
“四川石化在四川地區航煤保供中處于主導地位,四川石化穩定的產能、可靠的質量是我們應對挑戰的最大底氣,四川石化是我們最信任的戰略伙伴。”中國航油西南公司運營部經理程科說。當前,四川石化在四川省航煤市場占據60%以上的份額,為成都加快建設國際門戶樞紐城市提供強勁的“能源引擎”。
注入“新動能”,科技為翼揚起“第二曲線”
如今的西南,發展能級持續提升。向東看,這里是內陸腹地;向西、向南看,已然是新興產業孕育的前沿。
在彭州龍門山湔江河谷生態旅游區,最新投用的氫能公交車成為新晉網紅。乘客李女士體驗后贊不絕口:“氫能公交車噪聲小,還是零排放,真的安逸(四川方言:安閑舒適)!”
這款公交車所用的氫能源自一河之隔的四川石化。
隨著全國氫能公交線路不斷增加,氫能重卡在物流干線馳騁往返,各地加氫站陸續投用……萬億級清潔能源市場畫卷正徐徐鋪開。
作為中國石油為數不多的可生產燃料電池氫產品的煉化企業,四川石化牢牢把握“成渝氫走廊”建設契機,積極布局氫能賽道,打造氫能規?;瘏f同發展示范工程。如今,公司已成為四川省內最大的氫能供應基地。今年1至8月,燃料電池氫產品出廠量同比增加近40%。
近年來,隨著新能源、新材料等一批新興產業加速布局,煉化企業對發展新質生產力紛紛拿出硬舉措。“必須加快高端、綠色、智能化發展,奮力邁向煉化產業中高端。”四川石化迅速達成全員共識,主動謀“新”提“質”,加速上揚成長“第二曲線”。
10月19日,四川石化順丁橡膠裝置現場一片熱火朝天景象。經過充分小試論證和生產準備,公司首批采用國產釹系催化劑的NdBR40稀土順丁橡膠產品成功產出。四川石化化工三部副經理許廣華介紹,稀土順丁橡膠可充分滿足高性能輪胎等新能源汽車配套產業需求,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經過測試,四川石化的稀土順丁橡膠拉伸強度、耐屈撓等性能與進口材料相當,符合歐盟綠色橡膠驗收標準。”賽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技術人員田歡這樣評價。
“‘基礎+高端+差異’的產品結構具備顯著的競爭優勢。”四川石化規劃和科技信息部副經理張慶說。當前,四川石化大力推進新產品、新材料提速工程,今年部署了“10+1”開發任務,按照“實施一批、儲備一批、論證一批”的模式,不斷壯大產品矩陣。今年年初以來,公司相繼成功完成了均聚、無規、抗沖聚丙烯和線性低密度滾塑料等新產品的生產。
進入新發展階段,新業態、新模式、新動能如雨后春筍般更迭換代,產業生態的“搶位戰”日趨白熱化。
如何應對新形勢,加速發展新質生產力?題眼在“新”、落腳在“質”。用科技創新之“智”提升發展之“質”,正是把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目的所在、路徑所在。
走進四川石化自備電站220千伏總降壓變電所GIS室,2臺A200型室內智能巡檢機器人在導軌上不停往返,通過紅外測溫、表針識別等功能,分毫不差記錄著3537個檢測點的實時數據。
機器巡檢替代率超70%,任務閉環率達100%……自今年投用以來,機器人迅速成為“熟練工”。工作多年的老師傅們連連打趣:“這么靠譜的‘新同事’,一定要多來幾臺。”
數字化、智能化技術的應用,帶來了生產理念的顛覆性重構,四川石化精益管理的圖景逐漸明晰。
在生產運行部,運行管理崗高級主管王龍龍打開SYPRO模擬軟件,輸入當天的乙烯原料數據,通過幾次擬合,計算出裂解反應溫度的最優參考值。“通過模擬指導優化乙烯裂解反應溫度,可以有效提升乙烯收率,提高經濟效益。”王龍龍說。
一連串數據足以彰顯四川石化經營效率的“躍遷”——實現全廠在線監控與預警提醒,相同信息處理時間大幅縮短至原來的1/6;供應鏈實現精準化管理,原料入廠效率提升30%以上;借助計劃優化與流程模擬方式,公司每年可實現約5000萬元的經濟效益……
讓數據多跑路、讓員工少跑腿,四川石化的工作重心切換至對生產經營模式的深度優化。當前,四川石化正大力實施信息化補強工程,建設“7+2+1”數字化平臺,構建包含智能巡檢在內的12個業務場景,為企業實現數智化發展蓄勢賦能。
帶動“新生態”,一子落定盤活產業集群
彭州又曰牡丹鄉,花月人稱小雒陽。牡丹是花中之王,近年來,以牡丹為城市名片的四川省彭州市,逐漸活躍在大眾面前。
在7月31日發布的全國縣域經濟百強榜單中,彭州市排名再進1位,從去年的第92名上升至第91名。
在競爭激烈的百強榜單中,彭州市能再進一步,最大底氣來源于其擁有的現代化產業。數據進一步顯示,彭州市的工業體量穩居成都郊區新城第一,在成都區(市)縣中位列第四,這無疑為彭州這座城市打上成色更足的工業化標簽。
在眾多標簽中,占據彭州市2023年GDP近1/6的四川石化格外耀眼。作為西南地區最大的煉化一體化項目,四川石化每年可生產各類油品約500萬噸、化工基礎材料300萬噸,每年為成渝地區供應超350萬噸的高品質汽柴油,滿足四川省16個機場超60%的航空煤油需求,有力保障了西南地區的能源供應安全。
以重大項目“一子落”,推動全域跨越式發展“全盤活”。
“我們正以四川石化為‘鏈主’,積極培育高附加值產業集群。”在成都新材料產業化工園區內部企業協調會上,園區管委會經濟發展部部長溫學才的發言引得在場嘉賓頻頻點頭。
圍繞四川石化這一“鏈主”,彭州市全面開展“強鏈”“補鏈”“延鏈”行動,實現基礎化工產品就地供應、隔墻轉化,帶動22家生產型企業入駐園區,產業范圍涵蓋石油化工、化工新材料、高端精細化學品和氫能,拉動下游產業投資超180億元。自此,“一超多強”的產業格局應運而生。“在四川省23家工業園區中,我們園區的畝均產值稅收位居第一。”溫學才自豪地說。
眾所周知,西南地區是鋰電池的重要生產加工基地,近年來已形成從鋰礦開采到動力電池研發的完整產業鏈。而在這一產業鏈條中,為最下游新能源電池企業供應主要生產原料——負極包覆材料的成都昱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成為化工園區的眾多受益者之一。
短短3年間,這家企業產值就足足翻了三番,負極包覆材料市場占有率躍升至西南地區第一位、全國第二位。“目前,新能源電池負極行業競爭激烈,必須靠高加工負荷來降低噸產品成本,而四川石化穩定供應的焦油原料正是昱泰最重要的生存和發展條件。”成都昱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忠表示。
作為“鏈主”,四川石化的龍頭效應不僅限于原材料的供給,也在于其被逐漸放大的社會屬性。
“2019年,我們公司的蒸汽鍋爐出現故障,維修需要3個月時間,這會給生產運行帶來較大經濟損失。上報園區管委會后,四川石化給予了我們大力支持,不到10天,就專門鋪設了一條蒸汽管線并通氣運行,大大減少了停產給我們帶來的損失。”四川奧克化學有限公司總經理楊柳坦言,“四川石化利用自身公用工程管網建設完善的優勢,造福園區入駐企業,為大家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
“四川石化還積極承擔社會責任,招聘的維修、技術類服務外包員工中有74%以上來自彭州本地,大大緩解了地方就業壓力。”溫學才補充道。
如今,四川石化投產已滿10年。10年間,這家企業一步步發展壯大,已成為我國西南地區一張亮麗的煉化名片。面向未來,作為園區龍頭企業,四川石化將繼續發揮好帶動引領作用,為四川省及西南地區的電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產業提供重要的能源支撐與原材料保障,為中國石油建設基業長青的世界一流綜合性國際能源公司作出四川貢獻。
?。罾璺?、劉宏玉、關健、舒巍、李洋、谷奇釗、陽卓君、劉欣對本文亦有貢獻)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