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劉英 通訊員 牟桉永 王軼眾)10月13日,國慶黃金周后的第一個周末,大港油田堿蓬草觀景長廊依舊火爆。值得一提的是,作為自主貢獻型生物多樣性保護地,濕地觀賞人數與假期日均持平。這是大港油田多年環境管理的一項成果。
作為油氣田企業,大港油田始終把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ESG)當作企業行動指南,經過多年探索實施,創建堿蓬草自主貢獻型生物多樣性保護地。通過實施水環境治理和水生態修復、構建多元化監測體系,提升油區濕地生態系統質量,實現了油氣勘探開發和生態環境的和諧發展。大港油田成為中國石油首家整體列入國家綠色礦山名錄的油氣田企業。2023年12月初,獲得中國企業ESG優秀案例榜單50強第6名,且為中國石油唯一的上榜企業。
為助力國家實現“雙碳”目標,大港油田結合自身實際,科學制定綠色轉型行動方案,從業務結構、生產方式、綜合治理、生態建設四個方面,統籌處理“能源保供和低碳轉型、生產建設和生態保護、企業發展和節能減排、綠色增長和民生改善”的關系,同步推進企業高質量發展,成效顯著。
今年,大港油田不斷加快由生產供應油氣為主向“油氣熱電氫儲”協同運營轉變的步伐,深入推進頁巖油革命工程,成功建成我國首個10萬噸級陸相頁巖油效益開發平臺,投產歧口頁巖油6號開發試驗平臺,凈埋存二氧化碳3380噸,實現油田儲量持續接替、頁巖油綠色負碳效益開發。儲氣庫群加大擴容達產力度,今年注氣量突破20億立方米,為保障京津冀地區清潔能源供應奠定基礎。
大港油田不斷優化能源結構,推廣清潔能源的使用。借助自身優勢,開發了7個淺層地熱項目,供暖制冷面積達70萬平方米,實現產能當量1.88萬噸標油,減排二氧化碳5.78萬噸。成功打造的48兆瓦光伏發電項目,年均發電4100萬千瓦時,年減少二氧化碳排放3.7萬噸,以實際行動貫徹新發展理念,實現了清潔低碳、安全高效。
大港油田把油田礦區建設與新時代“美麗濱城”建設、天津社會主義現代化大都市建設深度融合。全面融入地方國土空間規劃,科學謀劃油區建設發展布局,積極推進“四季園”提升改造、港西生態體育公園建設、津濰高鐵沿線綠化等重點民生項目,因地制宜打造花園式場站、園林式廠區。
大港油田通過ESG建設,將可持續發展的理念貫穿到運營的每一個環節。當下,大港油田ESG建設再度升級,從A-級提升到A級,企業可持續發展能力得到強化。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