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筆者獲悉,長慶油田第二采油廠227座場站、2568座井場和近萬口油水井實現生產物聯網數據采集和網絡傳輸系統配套,油水井數字化覆蓋率達99.2%,采出水實現100%有效回注。這是長慶油田生態環境監測數智化的一個縮影。
長慶油田以“安眼工程”為依托,建成“長慶油田安全風險智能管控平臺”環保管理模塊。該模塊下設廢水、廢氣、廢渣“三廢”管理,環境監測管理等子菜單,真正實現了從“多人多表多天”到“一人一點一秒”數據采集分析模式的轉變。操作人員只需點擊鼠標,就可以查看從單個點位數據記錄到多個點位歷年數據分析、從單一區域統計到多個片區綜合對比、從單一數據顯示到多種圖表立體展示,為環境監測精準管理提供依據及可量化的決策支持,實現了關聯系統自由切換、信息一鍵查詢調用、AI輔助現場管控。
蘇里格氣區通過運用衛星遙感圖像監測技術,選取植被、沙地驗證點3.5萬余個,分析植被、沙地圖像數據占比,動態監測黑格蘭、沙蘆草等珍稀野生植物生長情況,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通訊員 李靜陶)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