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記者從蘭州石化人力資源部獲悉,在集團公司近日通報的2023年三項制度改革考核情況中,蘭州石化被評為集團公司一級,位列煉化企業首位。這是該企業連續3年獲得集團公司三項制度改革最高級別的評價。
蘭州石化認真落實集團公司三項制度改革總體部署,持續深化人事、勞動、分配三項制度改革,精簡優化業務和組織結構、優化人力資源配置、強化薪酬分配激勵約束、拓展人才成長發展通道,著力激發高質量發展的活力。
煉化主營業務推廣“扁平化”管理、公司機關和附屬機構推行“大部制”,是蘭州石化加快業務歸核化發展、持續優化人員和組織機構的重要舉措。近年來,蘭州石化本著“橫向管專業、縱向管裝置”的思路,陸續對煉油主體業務、機電儀運維、原油儲備與油品調和等進行專業化整合,實現一體化管理。公司撤銷化肥廠、石油化工廠、乙烯廠等4家單位,成立乙烯運行一、二部,聚烯烴運行一、二部,橡膠運行部等單位。取消了各分廠調度,推行調度一級管理,實現生產調度指揮從公司直達班組、裝置,提升了生產運行和應急指揮效率。對安全環保管理與安全環保監督實施一體化管理,將企業文化處和工會合并為企業文化部,將質檢部和計量部合并劃歸二級單位,壓減機關部門和人員。
通過“扁平化”“大部制”改革,蘭州石化近3年減少二、三級機構140個,減少管理人員112人,二級以上的領導人員職數壓減10%,進一步降低了管理成本,提升了組織協調效率。
為了深化用工改革,蘭州石化改變勞動作業形式,實現了101個車間四班兩運轉倒班模式,進一步優化人員配置;打通員工企業內流動渠道,實施內部公開招聘,二、三線向煉化主營業務缺員崗位補充77人,進一步盤活了人力資源存量。
蘭州石化樹立“憑業績掙獎金”理念,建立健全“經營績效+安全績效”分類核算、分級考核的薪酬激勵體系,分層分類有序推進全員績效考核,管理人員考核結果與獎金100%掛鉤,激發了全員創新創效的熱情和活力。
由于部分老舊裝置停用、個別業務退出,企業出現富余人員。蘭州石化積極創辦夜校,對富余人員進行轉崗技能培訓,考核達標后輸送到新建裝置上工作。此舉先后為3.5萬噸/年丁腈橡膠等新建項目輸送人員855人,向榆林乙烯輸出428人承擔擬外包項目,每年節約費用9000多萬元。公司還搭建人員對外轉移平臺,向海外煉化裝置等項目輸出460余人,隊伍實力、組織活力、產出效力逐年提升。近3年來,公司全員勞動生產率平均增長12%。
公司持續深化技術管理改革,為員工開辟成長通道,先后選聘企業首席專家4名,高級專家4名,一、二、三級工程師188人,建成技術領銜工作室17個;選聘集團公司技能專家8人、企業技能專家27人,建成技能專家工作室18個。形成了崇尚技術創新、破解生產難題的良好氛圍。公司上下全力優化生產經營,增產適銷對路產品,統籌產銷平衡,爭取整體效益最大化,展現出穩產高產的態勢。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