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中國裝備 裝備中國 走向世界——新中國機械工業75周年巡禮”系列宣傳之“勵志篇”整體展示中國機械聯系統單位在黨中央和上級黨組織領導下,聚焦國之大者、行業之大者、事業之大者,在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加強自身建設、提升整體素質能力,在當好參謀助手和橋梁紐帶、服務會員及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等方面的創新探索和服務成果。以此向祖國75周年華誕表達我們最深切的敬意與誠摯的祝福,表達了機械工業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的信心決心與憧憬!
中國通用機械工業協會(以下簡稱中通協)堅定“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振興裝備制造業”的責任使命,明確“砥礪前行責任擔當,打造服務型行業協會”的工作宗旨,堅持做實事、起實效,為行業高質量發展做好各項工作。
1.堅持黨建引領,運用創新理論指導實踐,以黨建結合團建,全面提升“四個服務”能力
中通協創新自身能力建設方式,以黨建引領、團建賦能,積極開展主題教育學習、專業知識(技能)培訓等內訓活動以及聽合唱、看革命歌劇,組織健步走和參觀愛國教育基地、紀念館、博物館等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黨建結合團建活動,提升秘書處工作人員凝聚力向心力?!皥F結和諧”的工作氛圍、“有序高效”的工作作風蔚然形成。2022年11月中通協獲評民政全國性社會組織評估AAAAA(5A)級;2021年6月中通協黨支部榮獲中國機械聯系統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
2.堅持創新驅動,把推動重大技術裝備國產化作為行業工作的重要抓手,著力推進產業鏈自主可控
中通協在行業全面推動創新驅動戰略,積極組織協調,加大支持國內制造業龍頭企業技術創新力度,強化產業鏈上下游深層次合作,充分調動各類市場主體參與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應用推廣的積極性,以“依托工程”“協同創新”模式打通了國產化應用“最后一公里”。
2018年,為推進LNG接收站關鍵設備國產化研發與應用,中通協與中石油昆侖能源聯合組織召開了“LNG接收站關鍵設備國產化啟動會”,組織國內重點泵、閥制造企業、工程公司和業主單位聯合研發,通過聯合研制、工程依托模式,多個LNG接收站關鍵設備研發成功并工程應用。
自2010年2月起,國家能源局、中通協組織開展超(超)臨界火電站關鍵閥門國產化研制,依托南通電廠等5個示范工程,由中通協牽頭,以17家閥門制造企業為主,與電力用戶、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聯合攻關。2021年10月,該項目順利通過國家能源局驗收,驗收認為項目超額完成了各項研發任務,取得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對提升我國產業基礎能力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具有重要意義,對行業高質量發展起到了強有力的推動作用。
3.堅持需求牽引,利用平臺與資源優勢,積極組織協調產業鏈上下游交流與合作,推動供需對接
中通協充分發揮規劃研究以及咨詢服務等職能,把握國產化替代應用的重點與難點技術領域,積極組織用戶企業、設計院所、研究機構、制造企業以及其他相關單位,以需求為牽引聯合攻關,有計劃、有重點、有步驟地推進裝備的國產化替代應用。黨的十八大以來,中通協會同中國機械聯,先后組織了300余項科技成果鑒定、技術方案評審、新產品推廣等,這些新技術與裝備為滿足國民經濟建設需要、促進行業技術進步發揮了重要作用。
4.堅持問題導向,著力破解行業集中度低、低端產能過剩發展困境,引導會員企業走“專精特新”“單項冠軍”之路
中通協持續跟進行業重點企業,積極引導與培育更多的專精特新“小巨人”、“單項冠軍”企業。同時,總結推廣“單項冠軍”企業的典型經驗,發揮好“單項冠軍”企業的引領帶動作用,實現通用機械行業高質量發展。通過引導和培育,截至2023年,中通協共有300余家會員企業被工業和信息化部認定為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61家企業被工業和信息化部認定為制造業“單項冠軍”。2023年3月16日,國務院國資委發布《關于印發創建世界一流示范企業和專精特新示范企業名單的通知》,中通協8家會員企業成功上榜名單。
5.堅持調研實踐,下企業進車間,了解行業和企業需求,打造“服務型協會”
2020年、2021年,中通協組織開展專項調研,圍繞疫情下企業經營狀況與發展、對國家方針政策措施的建議、重大技術裝備相關政策落實情況、“卡脖子”問題、產業鏈供應鏈安全、企業黨建工作以及對協會工作的意見和建議進行實地調研考察;2023年中通協組織開展智能制造專題調研,調研組深入車間生產一線,并與調研企業相關負責人深入座談,了解智能化生產和智能化產品情況,調研報告被中信改革發展研究基金會采用并以《導刊內參》形式呈報,在國家智能制造專家委員會官方公眾號、《經濟導刊》和《中國工業報》發布。調研報告為政府相關部門深入了解通用機械行業產業鏈完整性、產業發展情況以及智能制造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
6.堅持專業學習,構建“學習型協會”,全面提升工作人員綜合素質和業務能力
2021-2022年,中通協在秘書處內部組織開展“講行業—懂行業”、“講產品—懂產品”的系列培訓,由各分會秘書長主講。2023-2024年,中通協開展“走出去 請進來”內部培訓,“走出去”到沈鼓集團和杭氧集團,開展為期一周的專業技術培訓;“請專家進來”邀請石化、核電以及其他相關行業的專家講課,進一步加強專業技術學習;“請企業家進來”邀請沈鼓集團原董事長蘇永強、杭氧集團原董事長蔣明、重泵公司董事長李方忠、江蘇神通總裁吳建新等講述行業和企業發展歷程。內部培訓得到全體工作人員的高度認可和肯定,為進一步服務企業服務行業夯實基礎。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