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許柳美 曹杰鋒 王世超)9月26日,筆者從華北油田公司獲悉,該公司負責的油田開發“1+3”“壓艙石”工程,今年前8個月原油產量超計劃運行。其中,作為股份公司級示范工程的肅寧-大王莊地區“壓艙石”工程,日產油上升至260噸,預計今年產油量超96萬噸,向著百萬噸級“壓艙石”工程穩步邁進。
堅持問題導向,精準靶向施策。“壓艙石”工程實施過程中,華北油田以“五重”技術路線為抓手,突出剩余油潛力認識、油藏開發方式、油藏治理思路等3個方面轉變,集成技術發展與創新,不懈探索、持續攻關,扎實推進油藏分級分類治理。聚焦不同類型油藏存在的問題和潛力,通過公司級重大科技專項和留477井區層系井網重構等3項先導試驗,大力攻關復雜斷塊砂巖油藏層系井網優化、“二三結合”化學驅和潛山油藏注氣驅等關鍵開發技術,配套形成天然水驅砂巖油藏、復雜斷塊注水開發砂巖油藏和潛山油藏開發調整技術序列,有力支撐了油田精細精準挖潛。
多維部署“廣積糧”,夯實上產基礎。華北油田深化老區潛力再評價,強化油源、成藏模式、沉積微相再認識,帶動油田新領域持續發現規模儲量。在肅寧-大王莊、荊丘-車城等油田部署具有評價意義的產能井24口,不斷夯實“壓艙石”工程資源基礎。在留93斷塊開展精細地質研究,優化體積壓裂工藝,“地質+工程+管理”齊發力,實現難采儲量的效益動用。冀中上第三系油藏以精細油藏單元刻畫為基礎,重建測井解釋圖版,開展“點、線、面、體”立體評價。
開展立體水驅調整,深挖老區潛力。華北油田立足平面、層間兩個方向,通過持續開展精細水驅調整、層系井網重構、地下流場調控等舉措,最大化激發水驅潛力。依托復雜斷塊留477井區開展層系井網重構先導試驗,已完鉆新井16口,投產的2口新井平均日產油5.9噸,證實高含水老油藏剩余油潛力依然較大。寧9斷塊強化剖面治理和層間挖潛,實施注水井分注、補孔重配措施10口井,日產油由93噸上升至108噸。
實施技術創新,拓寬治理方式。華北油田圍繞“潛山油藏提高采收率、低滲透油藏改善開發效果、高溫油藏三次采油”開展技術攻關,形成潛山注氣、低滲透壓驅注水等可推廣技術序列。河間潛山深度挖掘潛山風化殼、錐間帶和稀井網區剩余油,通過“注氣+新鉆井”方式,實現產量翻番。針對晉45斷塊特低滲透油藏常規注水難的問題,采取壓驅增能注水措施,為改善低滲透油藏開發效果找到了新途徑。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