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劉英 通訊員 陳銳)截至9月20日,大港油田官頁5-1-5H井等4口井創新應用油管助噴采油技術后,已穩定生產460余天,井口油壓平均日壓降速度由0.103兆帕降至0.04兆帕,實現頁巖油井控壓提效。
大港油田地質類型復雜多樣,滄東頁巖油開發呈現高凝高黏高含蠟特性。油井通常采用套管自噴生產,但隨著日產液逐漸下降,原油中的蠟會緩慢析出并吸附在套管內壁,極易造成井筒蠟堵,影響油井生產時率和產量。
為提高頁巖油自噴井井筒液流速度和產出液溫度,預防井筒結蠟,延長自噴期,技術團隊探索實踐頁巖油井自噴生產控壓提效新方法,轉變傳統依靠套管自噴生產的老思路,創新應用油管助噴采油生產新模式,在高壓自噴生產階段提前下入完井采油一體化管柱,首次開展油管助噴采油技術優化研究及現場應用。2023年6月,大港油田優選官頁5-1-3H井和官頁5-1-5H井開展先導試驗,產出液溫度平均提高6.5攝氏度,井筒無明顯結蠟現象,清蠟周期明顯延長。截至目前,這項技術已在滄東頁巖油5號平臺應用4口井,自噴期平均延長到180天至200天,為大港油田頁巖油實現效益開發增添了新的技術支撐。
同時,此項技術的應用得到股份公司有關專家肯定,認為可在頁巖油新井投產中推廣。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