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黨勍)9月1日,記者從濟柴動力有限公司獲悉,應用于中國海油“海洋石油161”采油平臺的濟柴動力16伏天然氣發電機組,累計運行時間超過8.5萬小時,以“國產制造”有力保障了我國深海油氣勘探開發。
“海洋石油161”平臺于2012年7月正式投運,是我國首座自安裝采油平臺,也是首座能夠實現邊際油田“蜜蜂式”采油的可移動平臺。為滿足海上邊際油田較高的投資開發需求,該平臺采用了可移動、自安裝、低投資的建設模式,集生產、儲油、外輸、生活于一體,對動力設備的穩定性、可靠性和產品性能要求十分苛刻。
作為中國石油旗下的能源動力裝備研發制造服務企業,濟柴動力以“保障能源安全”為己任,依托強大的制造實力和科技創新能力,為“海洋石油161”平臺量身打造了這臺CCFJ1000J-Y1天然氣發電機組。該機組利用項目運行過程中產生的伴生氣進行發電作業,全力支撐平臺生產生活有序進行。
為了適應海上鉆井平臺的工況要求,濟柴動力在產品研制過程中,特別加入了進氣調壓技術,以適應伴生氣應用環境。產品關鍵部件采用不銹鋼材質,有效抵御海上高鹽霧環境對機組的傷害。同時,濟柴動力將產品的安全防爆防護等級提升到最高級,確保平臺安全有序運行。
“機組投運13年來,除了例行的保養檢修時段,沒有因故障停過機。目前,我們正為即將到來的9萬小時維護保養工作積極做準備。”濟柴動力工作人員桑鳳杰介紹,提供穩定可靠的動力產品,保障我國深海勘探開發,一直是濟柴動力的努力方向。
近年來,濟柴動力憑借發動機、壓縮機等核心裝備產品,全力保障深海油氣勘探開發。2020年至今,有4臺天然氣發電機組先后在中國海油天津33-1平臺和恩平18-6平臺服役。今年3月,應用于高硫化氫伴生氣處理工序的2臺濟柴動力往復式壓縮機,在流花11-1/4-1油田二次開發項目現場投入安裝調試。這些應用為深水油田增儲上產貢獻了澎湃動力。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