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在京哈高速“沈山項目”改擴建現場,產自遼河石化公司的瀝青陸續送達。同一時間,這個公司的水工瀝青也圓滿完成陜西鎮安抽水蓄能電站和江蘇句容抽水蓄能電站的供貨任務。在此之前,公司生產的橡膠增塑劑剛剛銷往廣東、福建,低硫船燃則銷往浙江等地……各種訂單源源不斷。
作為中國石油深耕遼寧的煉化“七子”之一,遼河石化從小變大,產品越來越多,市場認可度越來越高,創造了連續18年保持盈利的紀錄,2023年工業產值更是達266億元,占當地工業產值的10%。
市場瞬息萬變 等不得靠不得
以思想破冰引領企業突圍。在遼河石化領導班子看來,必須科學辯證地看待自身優勢和劣勢,順勢而為、破局而生,開辟轉型升級新通道,才能讓企業在高質量發展道路上走得踏實、走得長遠、動力十足。
動力,源于觀念的轉變——
筆者在采訪中發現,在遼河石化,從管理層到操作員工,存在一個普遍共識:要走出舒適區,了解市場、融入市場,開發具有競爭力的特色產品。
近年來,遼河石化牢牢把握原油資源優勢,明確“做優瀝青、做強船燃、做精滑油”方針;大力實施全鏈條、全方位生產經營優化,加快產品結構調整,加大特色產品研發力度,增產適銷對路的特色煉油產品、拳頭產品,筑牢品牌地位;加快綠色轉型步伐,網格化開展環保治理工作;向信息化智能化要效率,向管理和低成本要效益……
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讓遼河石化的市場競爭力不斷提升。今年前7個月,遼河石化實現工業總產值155.98億元,同比增加6.76億元,高效產品收率同比提高3.78%。
動力,源于自身優勢和潛力的充分發揮——
遼河石化地處遼河油田腹地,具有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
以遼河稠油高質量綜合利用為技術主攻方向,遼河石化加大科技攻關力度,大力實施“減油增特”,持續完善裝置配套,優化產品結構,全力建設瀝青、低硫船燃、潤滑油三大特色產品生產基地。如今,這家企業已經實現瀝青系列化、潤滑油高端化、低硫船燃戰略化,部分產品打破國外技術壟斷,實現國產化替代。
人才,是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最大潛力。用好用活人才“第一資源”,大力培養實用型人才,成為遼河石化高質量發展的又一“法寶”。
為了補齊人才短板,遼河石化在加快轉型升級的同時,深耕人才強企工程,下大力氣全員提素,組織管理人員“走出去”,深入長慶石化、吉林石化、蘭州石化等兄弟單位“取經”。技術技能競賽、班組對抗賽、小指標競賽、高級技能人才達標晉級……各類競賽成為員工提升自我、成就自我的舞臺。
規模不是絕對優勢 特色才是生存王道
以創新之力謀長遠之勢。遼河石化充分認識到差異化發展的重要性,但要打造某一領域的“產品巨人”并非朝夕之事。
轉身越難,越要著眼大局、精準落子。于遼河石化而言,通過全面創新調結構、強鏈條,激活力、壯筋骨迫在眉睫。
抻“腰身”,抓特色——
“我們是中國第一家生產環保阻尼瀝青的廠家,產品應用于大眾、寶馬、奔馳等汽車制造,填補了國內相關領域空白,很受市場歡迎。”遼河石化科研人員曹朋云自豪地介紹道。
這份自豪源于遼河石化特色瀝青家族成員個個“身手不凡”:水工瀝青質量性能指標達到德國同類產品水平,零下50攝氏度極寒條件下,水工瀝青質量性能世界領先;重交道路瀝青鋪上北京平安大街,經受了25年的時間檢驗;特色機場瀝青及改性機場瀝青應用于昆明長水、沈陽桃仙等國際機場;高端特種瀝青應用于大連灣海底隧道和京哈高速改擴建等國家重點工程……
遼河石化生產的瀝青有個響亮的名字——昆侖·歡喜嶺,這是遼河石化的“寶藏”。普通瀝青生產門檻較低,國內產能嚴重過剩。遼河石化充分利用遼河油田重質原油富含重芳烴、膠質的資源優勢,先后與國內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合作,著力開發新型瀝青基碳材料產品。目前,公司已開發出中間相瀝青、包覆瀝青等多個特色產品,廣泛應用于航天、體育、建筑等領域。
以技術創新促進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直接帶來了產品質量的躍升:瀝青性能更好了,斜坡流淌值更低了,抗高溫抗裂性能更穩定了。2019年至2022年,遼河石化生產的瀝青、低硫船燃、橡膠增塑劑三大拳頭產品總收率由36.58%提升至47.34%;2023年,特種瀝青占比提升至15.6%,覆蓋領域及產銷量領先國內同行。
減“油頭”,舞“化尾”——
聚焦小領域,開拓大市場。低端市場一片“紅海”,“幾個牌號包打天下”早已成為過去。遼河石化不斷加快“油轉特”進程,破解“卡脖子”難題,著力延伸、強化、提升價值鏈。
在遼河石化看來,轉型必須依靠科技創新形成新質生產力,靈活應對市場變化,同時充分結合市場需求,科學把控好“減”“增”的進程和節奏,不可一刀切轉型、扎堆式推進。
對此,遼河石化石油煉制首席專家單吉文深有感觸:“我們通過不斷調整原料結構、優化生產方案,利用低凝油和重質稠油的側線油生產高附加值潤滑油產品,不僅實現了產品增效,還降低了成品油產量。”
遼河石化充分利用遼河稠油低硫環烷基特性,對產品進行深度研發。利用常減壓蒸餾裝置加工彈性,細化操作適宜的配套設施,從而轉劣勢為優勢。新產品突破常規應用領域,產業鏈向新興行業延伸。目前,遼河石化生產的橡膠增塑劑系列產品已具有較強的市場競爭力。其中,A1004、A1426兩個牌號產品出口到韓國、越南、泰國;變壓器油占領國內配電市場40%份額,昆侖PETRO 40X變壓器油出口西班牙,提高了特色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知名度。
此外,作為中國石油最大低硫船燃生產基地、中國首單低硫船燃出口供貨商,遼河石化委托英國潤英聯公司完成了低硫船燃的內在品質檢測,與國內外低硫船燃產品的性質進行比對。檢測結果表明,其低硫船燃儲存穩定性優異,低溫流動性、燃燒性能好,是優質的殘渣型船用燃料油產品。2020年至2023年,遼河石化生產船燃545.6萬噸,在國內市場占有率接近10%。
我們生產的不是產品而是作品
走進遼河石化研究院,科研人員正在忙碌地給產品“做體檢”。“讓每一滴油,都變成高附加值產品。”是筆者在采訪中經常聽到的一句話。
以質效之優賦發展新能。在遼河石化人眼中,產品質量是企業的生命。他們不是在生產產品而是在創作偉大的作品。“把質量穩穩地控制住、扎實地提起來。”成為全公司上下的一致追求。
這里,對產品實行全生命周期管理。長達10年甚至20年的質量跟蹤與評價,讓遼河石化夯實了產品質量的根基,擦亮了品牌,贏得了市場。
不久前,遼河石化再次受到好評。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材料研究所副所長夏世法評價:“呼和浩特抽水蓄能電站上水庫瀝青混凝土面板工程,采用改性瀝青技術和配合比優化技術,在世界上首次解決了零下45攝氏度以下抽蓄電站瀝青面板低溫開裂的難題。應用遼河石化水工改性瀝青建成的上水庫面板防滲層,各項性能指標均滿足設計、規程規范和考核目標要求。”截至目前,呼和浩特抽水蓄能電站已蓄水發電運行12年,瀝青混凝土面板滴水不漏。
這里,提供“量體裁衣”的周到服務。為了給我國北方海域第一條大型沉管隧道——大連灣海底隧道量身打造改性瀝青,遼河石化在確保各項指標滿足要求的前提下,提高產品標準,強化對黏度、低溫延度、老化后各項指標的控制和設計,優選環保型添加劑,既保證了產品的抗老化性能、穩定性能等,同時減少了污染,降低了鋪設難度。為了生產出適合烏海抽水蓄能電站的水工瀝青,遼河石化與設計研發單位密切配合,多次調整極寒水工瀝青配方、混合料配合比,光樣品就累計送了7批次、1000多公斤,最終滿足了瀝青混凝土凍斷溫度在零下40攝氏度的要求。
產品需要經得起市場檢驗,質量是產品立足市場的保障。遼河石化配強技術團隊,及時配合項目方調整配方,確保產品性能滿足用戶要求;探索“研產銷服”一體化新模式,打通線上線下渠道,持續推進工藝流程改造;優化運輸路線,減少運輸時間和成本,確保產品按時、按量精準送達施工現場;配備專業團隊,隨時準備為現場的施工團隊提供及時、有效的技術支持和解決方案;推出優化市場擴銷量、優化配方減成本、優化生產降能耗“三項優化”工作舉措,用靈活的營銷方式滿足客戶不斷變化的需求,牢牢把握市場競爭主動權……
在以質求勝、求變的路上,創造高質量新生命,遼河石化從未停步。“把一個蒸蒸日上的一流特色精品企業交給后輩”,是這家老煉化企業的新使命。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