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劉志琦 羅玲)8月27日筆者獲悉,滿載5800噸直縫埋弧焊水泥配重鋼管的“錢海9號”貨輪,從天津臨港出發,經過4天的海上航行,于近日駛入上海市共青碼頭。這標志著川慶鉆探重慶運輸公司承運的上海LNG(液化天然氣)站線擴建工程海底管線陸海聯運項目正式啟動。這也是這個公司首次為海洋管道工程提供運輸服務。
今年年初,該項目由重慶運輸公司攜手中國石油巨龍鋼管公司、中海油天津清潔能源公司聯合投標獲得。其中,重慶運輸公路、海路聯運服務中標合同金額達3000萬元,主要負責管線的全程運輸,公路運輸100公里,2段海洋運輸共850海里,總運量達11萬噸。
本次運輸任務難點在海路運輸。公路段運輸是將原料管材從河北青縣運至天津中海油涂覆廠的汽運,距離較短。從中海油涂覆廠至上海市共青碼頭的海運段,單次運量近6000噸、運距725海里,這種運輸方式尚屬首次。第二段海運從上海共青碼頭至海上施工作業船(洋山島附近海域)。由于海上施工作業船的作業面有限,無法大批量堆放管材,需要分裝成1000噸左右的船舶轉運,運距133海里,陸續發運,直至小洋山至上海奉新的海底管道57.7公里全部沉海鋪設竣工。
“完成了第一段海路運輸,第二段從上海共青碼頭至海上施工作業船的分裝運輸,我更有信心了!目前正在緊張準備,預計9月初開始轉運出港。”項目負責人張帥向重慶運輸生產部門匯報工作進度時激動地說。
為獲得投資方上海申能洋山液化天然氣公司的信任和挪威BV監理公司的認可,重慶運輸安排項目經理張帥全程駐點指揮,無論是在運輸方案論證、裝卸流程優化,還是船艙配載模擬演練等方面,都與投資方和監理方反復匯報、溝通、磋商。最終,通過船舶滿載迎風面積和最小傾覆力矩的計算,進行船舶動水面穩定性分析,以實證數據說服挪威BV監理公司放棄了以國際慣例裝載方式運輸的固有模式,采用了重慶運輸的方案,大大節約了成本,也為投運一次性成功奠定了基礎。
“之前,我們主要集中在公路、鐵路和內河運輸,此次出海是重慶運輸構建公路、鐵路、海路多式聯運格局的重要一步,我們將不斷應用現代智慧物流技術,為甲方提供一體化的智慧物流解決方案。”重慶運輸總經理伍兵滿懷信心地說。
延伸閱讀》》》
運輸行業中的多式聯運是什么?
在物流運輸中,多式聯運指的是以至少2種不同的運輸方式,由多式聯運經營人將貨物從一處接管地點運至另一指定交付地點的貨物運輸,適用于水路、公路、鐵路和航空多種運輸方式。這樣能形成聯網運輸,節約成本,具有低碳、靈活、方便等特點。
多式聯運的優勢是什么?
實現大宗貨物運輸“公轉海”,優化“門到門”物流服務網絡,有助于推動多式聯運協同發展,拓寬物流通道、降低企業物流成本,是物流公司運輸能力的重要體現。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