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晚,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勒泰地區吉木乃縣托斯特鄉的“通天洞大帳”外,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圍著篝火,伴著音樂的節奏,手拉手跳起了舞。他們的舞步輕松歡快,笑聲和歡呼聲此起彼伏。自從這里的民宿項目投運以來,一到旅游季,這樣的篝火晚會幾乎每天都在“上演”。
“以前靠打零工養家糊口,經常沒有活干,收入很不穩定,家里日子過得很難。自從開民宿以來,每個月都有6000元以上的收入,可以說是正兒八經地過上了幸福生活,日子一天比一天紅火。”該村村民彭金濤說道。
彭金濤是一名樸實的農民,他所在的吉木乃縣托斯特鄉塔斯特村人均耕地較少,產業基礎薄弱,是十里八村有名的“老大難”村。該村莊稼地上石頭遍布,村民住著石頭砌成的房子,被當地人親切地稱為“石頭村”。
2020年,集團公司在塔斯特村投入1000萬元幫扶資金,用于建設民宿,計劃將塔斯特村打造成以“幸福托斯特,瘋狂原始人”為主題,集餐飲、住宿、游樂于一體的旅游示范村。
“要不是中國石油來村里給我們投資建民宿,我現在可能還在四處漂泊。他們來后,村里老百姓的生活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從打零工的工人到民宿老板,吃上“旅游飯”的彭金濤臉上洋溢著的不僅僅是笑容,還有對未來無限的憧憬。
除了彭金濤,同樣來自塔斯特村的古麗·黑里木別克也在“旅游熱”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民宿項目招聘的消息,讓她看到了留在家鄉、兼顧家庭與事業的機會。她勇敢地邁出“腳步”,成為民宿的首任管家。
“自2022年中國石油援建的民宿投入使用以來,帶動了本地15戶村民穩定就業,輻射帶動46人就業創收,8個行政村集體經濟每年增收71萬元。看到‘紅利’后,塔斯特村又自行投資建設了9棟民宿,在當地形成了民宿集群,很好地促進了當地的旅游消費。”新疆銷售派駐掛職吉木乃縣委常委、政府副縣長的吉松海介紹說。
中國石油的援助,不僅改變了塔斯特村的面貌,也激發了村民們的創業熱情,帶領村民們走上了一條強村富民的鄉村振興之路。如今,塔斯特村已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小村落,蛻變成遠近聞名的特色民宿村,吸引了全國各地的游客慕名而來。
今年,第五屆薩吾爾冬牧文化旅游節、第六屆阿勒泰千里畫廊、薩吾爾大鍋羊肉節等活動相繼在這里舉辦,不僅讓這個小村莊聲名鵲起,也讓其成為人們向往的旅游勝地。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