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高炳侖 吳彥兵)8月11日,吉林石化煉油Ⅰ常減壓裝置完成45年運行使命,順利停車。大檢修后,將由轉型升級的新建裝置接替其履行煉油“龍頭”使命。
裝置運行按下“停止鍵”,是“整修”,是“加油”,也是為了更高質量、更高水平的“啟動”。吉林石化這次大檢修非同尋常,是進入轉型升級發展新時期的一次承前啟后的重要檢修,是關乎轉型升級項目中交投產運行和高質量發展的一項重要部署。
在大檢修的49天內,不僅要完成53套新老裝置及80余套公輔系統的集中停開車和4000余項檢修任務,還要同步完成近60公里的電力外線接引、外管廊碰頭銜接,對264套控制系統進行整合,任務十分艱巨。檢修期間,要完成上萬次生產操作、10萬余次電氣倒閘……這是一場困難重重、必須打贏的“硬仗”。
有備才能無患,敢戰方能言勝。實現精益化檢修目標的答案,就在準備工作里。早在2022年6月,吉林石化就組建了“1+13”大檢修組織機構及工作小組。兩年來,公司上下牢固樹立“檢修創造價值”理念,堅持“安全、綠色、優質、節約、高效”10字方針,深度梳理裝置長周期運行瓶頸,編制123項隱患排查清單,同步籌劃投資性項目、轉型升級甩碰頭項目等,確定煉油和化工兩大主線總計4104項檢修任務。按照“煉化企業精益化大檢修工作方案”,精細組織人材機施工網絡排程,編制落實檢修工作包,下發大檢修、質量、標準化施工三大管理手冊,從組織、立項、物資、隊伍、方案、對接等方面系統性部署。各單位全面開展風險辨識、桌面推演、歷次檢修“回頭看”等學習培訓,整理固化經驗做法,大檢修準備工作扎實細致。
![]() |
吉林石化乙烯裝置專業技術人員正在研究大檢修停開車方案。張恩輝 攝 |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