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8月1日,玉門油田已實現2個采油廠共5個作業區、55座站場、2625口油氣水井的數字化建設,油氣水井覆蓋率達99%,場站數字化率達100%,中小型場站無人值守率達41.8%。
玉門油田將科技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構建完善創新體系,攻關磨礪技術利器,加強創新開放合作,激發了全公司的創新潛能和活力。
完善體制機制
點燃科技創新引擎
玉門油田加快健全符合自身實際的科技創新管理制度體系,形成了完整的“制度鏈”與“工具箱”,各項制度的落地執行提升了創新體系效率效能。
油田將科技體制機制改革作為全面創新的重要實踐,構建了一個“玉門油田科技體制機制改革方案”和兩個配套方案,制修訂項目管理、科技投入、科技獎勵、專家管理、標準化等7項科技管理制度的“1+2+N”治理體系,形成了符合科研和創新規律的科技管理制度體系。
油田科研管理部門強化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優化科研管理流程,全面優化立項開題、階段檢查、終期驗收和后評價環節,推行實施了13個“揭榜掛帥”課題和2項“賽馬任務”。
為強化科技資源保障,油田組建了跨單位、跨專業研究團隊,成立了13個公司級創新團隊進行集智攻關,建立了“2書1辦法1方案1標準”的專家管理體系文件,促進專家引領作用有效發揮和核心價值體現。建立研發投入穩步增長機制,實施科技項目全成本預核算,首次實現了四級科技項目經費“一本賬、一盤棋”管理,研發投入從2021年的1.49億元增至2023年的2.05億元。
為激發廣大科研工作者的積極性和熱情,油田在廣泛調研的基礎上,建立“科技創新創效能力”考核指標體系,涵蓋研發投入管理、科技項目完成質效和科技創新成果培育等3類指標,推進了科研創新各環節的銜接互動和相互支撐,形成了符合科研規律的科技管理制度體系。
加強項目統籌
釋放科技創新動能
玉門油田科學調整完善不同級別的科研項目,將有限的科技資源集中到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形成強大的科研合力,促進科技成果轉化。
油田科技管理部門圍繞“油氣高效勘探開發”“綠色低碳發展”等六大創新領域,優化資源配置,完善調整科技項目類型、攻關方向、人員配比等,充分調動專業技術力量,依靠栽培“兩棵樹”,解決了科研項目重復、分散的問題,暢通了科技攻關路徑。
全面梳理“技術樹”。按照“成熟定型技術、在研迭代技術、待攻關技術”3個層級,梳理出7個專業領域、51個子領域、188個技術系列、546項技術,分類呈現技術脈絡。如在綠色創新技術攻關方面,油田實施13個科技項目,但重點攻關和應用集中在光伏發電及電解水制氫技術、風光氣電多能融合及儲能技術、清潔低碳利用與清潔電力替代技術等6項關鍵技術,這些技術的進步為新能源項目建設和運營提供技術支撐,使油田200兆瓦、300兆瓦光伏電站全年棄光率降低約5.2%,提升了光伏和儲能電站的整體收益。
統籌布局“項目樹”。油田調整合并科研項目,避免了科技項目之間的重復研究和資源浪費,通過突出“需求、目標、效益”三個導向和“業務主導、專業把關”,優化選題立項,促使科研人員更集中地投入到創新性強、影響力大的項目中,整體項目形成層系分明的樹狀結構,甘肅省、集團公司、油田公司和廠院4級科技項目彼此相互支撐。油田圍繞生產急需和“卡脖子”領域,強化關鍵技術攻關突破應用,開展了環慶地震儲層預測和低阻油層識別技術、寧慶天然氣“三個一體化”技術、煉化“減油增特”“綠色轉型”工藝技術等53項關鍵技術和工藝攻關,構建了科技攻關“壯根、修枝、養葉、育果、轉化”的新路徑,科技創新實力日益增強。
擴大合作圈層
激發科技創新活力
玉門油田加強與院所院校、優勢企業、兄弟油田的合作研究,積極參與聯合申報高等級研究課題,牽頭承擔重大科技專項,帶動企業整體科技成果轉化能力穩步提升。
油田掛牌設立中國石油-浙江大學卓越工程師學院“綠色能源工程師技術中心”,依托油氣電氫重點項目建設的有利條件,通過校企導師雙向聯動的方式,著力形成企業與高校之間學術研討、科研攻關、成果共育等交流機制,實現科研實驗與工程實際的高度貼合。
擴大“朋友圈”,互通有無,提升綠色轉型“話語權”。玉門油田通過加強與新能源頭部企業的交流溝通,系統總結出新能源項目建設的工程經驗和技術方法,積極開展技術標準規范研究,參編團體標準《零碳工廠創建與基于區塊鏈的評價規范》和集團公司企業標準《氫氣輸送管道用鋼管—無縫鋼管》。
做實“合作圈”,落子布陣,提升創新追趕“加速度”。玉門油田通過積極融入地方政府創新體系,強化與省內企業技術交流,培育出具有油田優勢的特色技術和產品。玉門油田開展甘肅省綠色煉化產業鏈補鏈強鏈戰略研究,編制完成可持續航煤項目預可研和綠色合成氨項目預可研,建成微生物尿素脫蠟試驗裝置并初步完成工業試驗。
此外,玉門油田還牽頭組建“甘肅省氫能產業創新聯合體”,協調吸納了清華大學、西安交大、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等30家大學院校、科研院所和重點企業,擬通過“建平臺、補要素、強龍頭、聚集群”,加快氫能領域技術瓶頸的突破,促進氫能產業產學研用深度融合,引領和加快了甘肅省氫能產業鏈協同發展。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