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隋泠泉)作為已經開發建設50余年的老油田,遼河油田錨定效率、效益、效能“三個提升”,聚焦現場作業實時管控、井站生產智能化調控、企業管理數字化運營等方向,將數智化技術全面融入勘探、開發、生產、經營全業務鏈,為老油田轉型發展注入新活力、新動能。截至8月1日,遼河油田井站物聯網覆蓋率達到60%。利用數智化技術,遼河油田構建集中管控新模式,相繼完成了15座新型采油作業區/管理區建設,實現扁平化管理,節電472.3萬千瓦時,減少作業251井次。
“以前查詢一口老井資料要咨詢鉆井、錄井、測試、試油等十多個部門,至少需要3天時間。現在可一鍵調取,太省事了!”興隆臺采油廠地質專家孫鳳艷說。去年5月,遼河油田研發出勘探開發一體化協同研究平臺系統(RDMS),實現A1、A2、A5、勘探庫、開發庫、分析化驗庫6大庫整合,數據涵蓋4萬多口井、11大類專業以及10億多條數據記錄,實現數據縱向貫通、橫向共享。科研人員跨部門、跨專業、跨地域協同工作,形成了多學科、一體化協同研究環境。“以前幾十個人干的工作,現在幾個人甚至不需要人工就能完成。”遼河油田一級工程師陳凱說。數智化技術在油氣生產中實現了對油井各項生產數據的自動采集,確保油井高效健康運行,節約了大量人力物力;新打井不用再建站,節約了地面系統建設成本。
數智化技術為員工減負不僅體現在井站上,也體現在辦公樓里。3年來,遼河油田在云辦公平臺累計開展線上會議、請銷假、公章管理等流程500余個,收集數據超過18萬條,推動辦公朝著更低成本、更高效率、更加精確的方向升級。
下一步,遼河油田將深入實施“5+3”重點工程,計劃到“十四五”末,實現井站數智化覆蓋率達100%、中小型站場無人值守率提升到67%,逐步實現生產數據實時分析、重點部位智能管控、經營管理智能決策,提高油田整體運營效率和效益。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