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蘇華 通訊員 吳俊義 王春雷)7月28日,塔里木油田在迪那2-28井開展化學堵水劑固化后封堵能力測試,在相同排量下,測試壓力較封堵前提升12.1兆帕。這是國內首次深層裂縫性氣藏化學堵水先導試驗,經過3輪封堵,累計注入液體2735立方米,標志著國內深層裂縫性氣藏堵水治水研究邁出第一步。
庫車山前裂縫性氣藏近年來水侵形勢加劇,影響了天然氣穩產。按照集團公司“庫車山前氣田控水穩氣工程”工作部署,塔里木油田落實“控、排、堵、注”綜合治水策略,在迪那2-28井開展化學堵水先導試驗,探索庫車山前治水提采的新思路、新技術。
迪那2氣田儲層高溫高鹽、多尺度裂縫發育,化學堵水難度大,國內外尚無成熟經驗可供借鑒。為達到封堵迪那2-27井與迪那2-28井井間優勢水竄通道的目的,技術人員多次開展方案論證,優選出納米纖維增強凝膠堵劑,建立了堵劑用量計算方法,制定了“過頂替深部放置、多輪次強化封堵”的堵水方案。
在集團公司統籌安排下,塔里木油田與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精細組織設備、調配材料,確保施工高效推進,并現場對配制水樣和堵劑進行150余次檢測,確保入井流體性能可靠。施工過程中,雙方技術人員共同商討技術細節,實時分析測試數據,合理調整液體用量,駐井把控施工參數,確保國內首次深層裂縫性氣藏化學堵水先導試驗順利完成。
下一步,塔里木油田技術人員將做好數據采集整理和堵水效果評估,總結經驗,為庫車山前堵水治水提供技術支撐。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