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在线视频-亚洲综合在线观看视频-亚洲综合视频网-亚洲综合色秘密影院秘密影院-日本三区四区免费高清不卡

當前位置:全球化工設備網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從參與原子彈研制到推動自主閥門研發制造的章果禹,以高度的責任感和榮譽感為核事業奮斗

作者: 2024年07月19日 來源: 瀏覽量:
字號:T | T
章果禹(原蘇州閥門廠副廠長):回顧我在核工業幾十年的工作經歷,我最深的感悟是:對于核工業事業的責任感和榮譽感,是我多年努力工作不竭的動力來源,更是我面對一切困難和挑戰不退縮的堅強信念,希望我的分享能夠

 章果禹(蘇州閥門廠副廠長):回顧我在核工業幾十年的工作經歷,我最深的感悟是:對于核工業事業的責任感和榮譽感,是我多年努力工作不竭的動力來源,更是我面對一切困難和挑戰不退縮的堅強信念,希望我的分享能夠對新一代核工業人有所啟發和借鑒。

剛畢業的“愣頭青”

1964年,我大學一畢業,就被分配到504廠(現為“中核蘭州鈾濃縮有限公司”)。504廠相當龐大,產線很長,排布著眾多設備,整個工序相當復雜,工序中不僅具有放射性,還具有一定毒性。整個工廠的清潔度堪比手術室,進工廠時需要經過探測儀器,由于條件簡陋,出工廠時我們就用小蘇打水清洗全身后再過儀器,如遇儀器爆表還得重新洗至達標。


那時,剛畢業的我對廠里的一切都覺得又新鮮又好奇,并迫切想在工作中施展拳腳、有所作為。當時,504廠匯聚了來自全國各地的頂尖專業人才上千人,我進廠后被安排到工藝設計處,從事研究設計鈾濃縮所需的設備、管道、工藝等工作。由于我之前所學的專業是熱能動力,與工作內容完全不對口,所有一切必須重頭學起,憑借著年輕人“愣頭青”般的沖勁和毅力,我逐漸熟悉并掌握了日常工作,和大家一起突破了重重技術關卡。

504第二套生產基地建設的

“親歷者”

1964年1月,504廠生產出的第一批合格產品,送至位于西寧的221廠。同年10月16日,中國第一顆原子彈成功爆炸。爆炸成功后,上級領導立即做了系列部署:首先是整理資料,抽調部分廠里大學生在隱蔽場所處理資料,在沒有復印機,只有曬圖機的年代,花費了大約半年的時間;再然后,部里響應國家“三線建設”要求,決定建立第二套生產基地。建立第二套生產基地的原因,一是備戰備荒,二是提高產量,三是由于蘇聯撤走專家,眾多廠址已泄密。

1965年4月,我那時候剛整理資料回來就接到上級通知讓我們走,軍隊來接我們,從蘭州出發,當時的我們根本不知道目的地是哪里,整個途程中車隊不停靠大站,只在一些小站或者壓根沒站點的地方歇腳。1965年4月30號,我們到了成都,后來又繼續開往宜賓,504廠第二套生產基地便首先定在了宜賓。到了宜賓以后,也沒有什么準備,就借了宜賓農校的教室、大禮堂,在里面工作了大概不到一年,后期多種原因又把504廠第二套生產基地遷到了四川樂山市金口河,即后建成的814廠(現為“四川紅華實業有限公司”)。我們設計院也落腳到峨眉山伏虎寺,在伏虎寺里建立一個臨時點,既是宿舍也是辦公場所,晚上睡覺的床白天收拾一下就變成了工作臺,大家把圖紙往床上一放,就開始用大圖板手工畫圖。

我現在回想,當時什么都沒有,但誰都沒叫苦叫累,大家都有一個目標:一定要把我們國家的核事業搞上去!就是在這種艱苦的環境和條件下,完成了814廠的設備工程設計。設計完成后,不少人都下到工地,而我作為設計院的代表,也來到了設備安裝工地。記得當地彝族同胞與我們說,當時看到我們的汽車以及工程建設隊伍,感覺一下子從原始狀態進入到了現代社會,進行土建時,我們還會邀請他們一起下來看,他們既新奇又高興。

我個人非常感謝這一段的工地經歷,因為在現場我學到了很多的知識,這段經歷讓我在蘇州閥門廠(現為“中核蘇州閥門有限公司”)工作時更加得心應手。

自主閥門研發制造的“排頭兵”

1973年,因為家庭的原因,我來到了蘇州,進入蘇州閥門廠。蘇州閥門廠(原“國營蘇州鐵工廠”)成立于1952年。

1962年,部里為了要自主生產部分專用設備,就在地方找了一些比較好的工廠收錄進來,蘇州閥門廠便是其中之一。當時尚處于計劃經濟時代,上頭下什么任務,就做什么,保證完成任務就行。但隨著社會發展,產品更新換代,部里訂單就越來越少,這種情況下我們很著急,怎么辦?而且多年下來,我們和外面市場化的閥門廠發展差距很大。但作為部屬軍工企業,在設備、儀器檢測手段、人員素質等方面占有絕對優勢,我們就利用這些優勢開始向民品進發。

△ 自主研制的高溫高壓閥門試驗裝置

當時我國從國外引進了很多的石油化工裝置,我們知道這個消息后,就從石化閥門方向去了解情況。當時的上海金山石化總廠,所用閥門都是從日本引進的,引進時價格比較便宜,但是使用一段時間后,遇到閥門故障以及涉及檢修時,整體價格就上去了。我們知道這個情況以后,主動找到對方,懇請他們試試我們的產品。他們的要求是我們生產的閥門標準要跟原先進口的閥門一模一樣,我們當即承諾第一批可以不收錢,用好了以后再付錢。后來經對比,發現兩方閥門差距主要在材質上,我們就著手自己研發超低碳材質閥門。做好以后我們做了各種實驗,請客戶來看,再把閥門裝上去試試發現各項功能反應都可以,并不比日本的差。從這里開始,我們一批又一批地生產供應石化閥門。再后來,通過不斷深耕石化市場,蘇州閥門廠的產品逐漸打開知名度,被市場廣泛認可。

70年代開始,國家建核電站,秦山核電站作為中國自行設計、建造和運營管理的第一座30萬千瓦壓水堆核電站,里面的設備涉及多個級別。秦山核電站的閥門之前大多也都是從國外進口,由于當時精通閥門的技術人員比較少,秦山核電站就邀請我幫他們到日本去驗收閥門,不得不說,當時日本的閥門產品確實不錯。但是我們不可能一直被外國技術壟斷,蘇州閥門廠作為部里唯一生產制造閥門的工廠,有義務也有責任承擔制造核級閥門的任務。當時廠領導對于是否要大批量承接核電閥門也有擔憂,一方面,我們作為軍工企業,雖然零星做些核級閥門,但未批量出產;另一方面,我們也未取得相關的專業許可證。

△ 章果禹在500口徑秦山核電地坑閥驗收現場

當時的我是廠里的一名技術人員,在知道這個情況以后,碰巧遇到我以前的一位領導——中國核儀器設備總公司的領導到我們廠里出差,我就跟他聊到這個事情,他聽后很感興趣,詢問我有什么想法,我表示很想試一試,于是他到上海核工業設計院考察時就帶上了我,這讓我有機會接觸到了一些資料,其中就包括國外的閥門資料。查閱資料后我發現他們的閥門,先進在于材質,有些材質我們壓根都沒見過。

△ 國家核安全局頒發的核級閥門制造資格許可證

回來后我向廠里領導匯報,領導同意后我就單槍匹馬去跑市場調研、申請許可證、建試驗設備、開鑒定會再到接訂單。整個過程可以說十分艱難,要拿許可證得有樣品,有了樣品得通過一系列試驗,再開鑒定會,鑒定通過后才有更大的底氣拿到核電廠的訂單。當時我們做出樣品后,沒有試驗裝置,這些樣品需要經過模擬核電站里面的壓力、溫度等工況,運行一定時間后觀測其磨損及生命周期情況。我了解到國外是利用發電廠管線來做相關模擬實驗,便又跑到當地發電廠,想請求做系列實驗,但發電廠要保證大家用電,沒有多余管線讓我做實驗。再后來我接觸到了北京鋼鐵材料研究所,他們專門有做金屬的高溫高壓腐蝕試驗,我受到他們設備的啟發,思路一下子開了,隨后逐步把試驗裝置示意圖給設計出來了。

但是困難接踵而至,在80年代,整套試驗設備初步核算下來要80萬左右,我們僅向部里申請到了50萬元的資金。在資金不夠的情況下,我們盡可能利用自身廠里的資源,使用自己的工程師、后勤人員、廠房、加工設備等,最終建造起整套試驗設備并立即24小時輪班值守不停地對樣品試驗,經過不懈努力,成功開了鑒定會,最終一致通過鑒定,后續讓我們順利承接到各類核級閥門訂單。自此,核電閥門以及石化閥門成為蘇州閥門廠的兩大支柱產業。
全球化工設備網(http://www.tupvw34.cn )友情提醒,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全球化工設備網!違者必究.

標簽:

分享到:
免責聲明:1、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或者作者自行發布,本網發布文章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給訪問者,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同時本網亦不對文章內容的真實性負責。
2、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作出適當處理!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86-571-8897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