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江蘇省盱眙縣凹凸棒石黏土產業戰略發展委員會主辦的2013甘肅—江蘇凹凸棒石黏土應用學術研討會在蘭州召開。會議提出,今后甘肅和江蘇兩省將進一步加強凹凸棒石黏土科研和應用人員的學術交流,促進科研單位與企業的技術合作。
國內從事凹凸棒石黏土研究開發的專家學者130余人參會。14位專家,分別從凹凸棒石黏土結構與改性研究和在新材料中的應用等多方面展示了凹凸棒石黏土領域最新的科研成果,內容涵蓋了礦物學、材料學、環境學等多個學科,應用領域延伸至復合材料、水處理、摩擦、發光、醫藥等多個領域。
凹凸棒石黏土是具有天然納米結構的纖維狀硅酸鹽礦物,獨特的層鏈狀結構賦予許多特殊的物理化學性質。近年來,我國的科研工作者和相關企業從不同的角度對凹凸棒石黏土的資源分布、物化性能和礦物組成等進行研究,開發出系列產品,在凹凸棒石黏土高值化利用方面取得一批突出成果,并通過學科交叉、材料復合和技術集成,使凹凸棒石黏土高端產品的研究和開發領域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對推動凹凸棒石黏土資源高值化起到了積極作用。
我國凹凸棒石黏土主要產于江蘇、安徽和甘肅三省,資源蘊藏量極其豐富。凹凸棒石黏土的性質在不同地區呈現出很大差異,且屬于不可再生資源,因此充分認識和開發凹凸棒石黏土,提高凹凸棒石黏土資源利用率和開發高附加值的產品均離不開技術創新。蘭化所從2000年開始,系統開展了凹凸棒石黏土基本理化性能、有機改性和納米復合材料等方面的研究工作,是我國凹凸棒石黏土開發應用的領跑者。
目前,江蘇擁有優質的凹凸棒石黏土資源和成熟豐富的企業群,甘肅有一支高水平的凹凸棒石黏土研究開發的隊伍。近年來,在江蘇省凹土資源利用重點實驗室、江蘇省凹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中國科學院盱眙凹土應用技術研發與產業化中心等技術創新平臺的支持下,甘肅、江蘇兩省相關領域的科研人員在學術交流、技術合作空前活躍,推動了我國凹凸棒石黏土產業的發展。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