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核電領域最大口徑(DN450)及流量的國產化旁排閥試驗紀實
作者: 2024年07月01日 來源: 瀏覽量:
字號:T | T
近日,隨著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國和一號”示范工程主蒸汽系統關鍵設備——汽輪機旁排閥在重慶公司圓滿完成最后一次熱態臺架對比試驗,標志著我國核電領域最大口徑(DN450)及流量的國產化旁排閥研制成功。◉集團
近日,隨著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國和一號”示范工程主蒸汽系統關鍵設備——汽輪機旁排閥在重慶公司圓滿完成最后一次熱態臺架對比試驗,標志著我國核電領域最大口徑(DN450)及流量的國產化旁排閥研制成功。

◉集團公司領導視察合川發電公司“國和一號”旁排閥試驗平臺。
這次試驗過程中,重慶公司積極提供適配機組、保障試驗窗口,與上海核工院、國核示范、國核電力院、山東院等單位緊密配合,僅用時4個月完成了國產化閥門研發及進口閥門改型驗證,共同打造了集團內核電、火電跨界聯合科技攻關新樣板,得到了集團公司領導的高度肯定。
2024年1月初,“國和一號”旁排閥試驗臺架調研會宣布,依托重慶公司所屬合川發電公司超超臨界安全閥試驗平臺改造臺架開展“國和一號”旁排閥試驗。“要依托合川發電公司超超臨界安全閥試驗平臺,全力配合做好‘國和一號’旁排閥試驗?!?/STRONG>年度工作會上,重慶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石四存就旁排閥試驗工作第一時間作出安排部署。
◉重慶公司領導調研“國和一號”旁排閥試驗開展情況。
旁排閥是核電站汽輪機旁路排放系統的關鍵設備,對機組主蒸汽系統起著重要的調節作用。在“國和一號”示范工程中,該閥門依靠進口且性能不佳。為解決這一“卡脖子尋找試驗平臺”難題、推動旁排閥國產化,上海核工院研發出樣機后,在全國范圍尋找試驗平臺。
重慶公司一直堅持科技創新之路,大膽跨界合作,建設有超超臨界安全閥試驗平臺,曾開展過多種型號的超超臨界安全閥、PCV閥性能驗證試驗,收集了大量的試驗數據。經過“國和一號”產業鏈聯盟全國范圍的深度摸排和調研對比,最終,重慶公司超超臨界安全閥試驗平臺以豐富的歷史數據、實戰經驗以及匹配的參數,取得試驗機會。
開展試驗,臺架改造是第一步。兄弟單位抱團攻堅,開啟了一場與時間的賽跑。國核電力院第一時間承接了試驗臺架設計工作,僅用10天時間就趕制出方案。山東院設計圖紙、采購材料……原本至少1-2個月才能完成的任務,最終只花了20多天。春節前,上海核工院駐場協調解決技術問題,盯著廠家趕工盡快發貨。重慶公司克服春節假期影響,組織設備進場、現場吊裝施工,全力推進原試驗平臺的改造調試。
經過多輪次設計迭代、調試檢測與內外部專家評審,團隊僅用時70天就完成了原試驗平臺臺架改造,使其能長時間提供360m³/h大流量高溫高壓蒸汽,有力支撐了旁排閥從設計、制造到試驗的閉環。期間,團隊成員放棄春節假期蹲守現場,一起擠過大通鋪,一同騎著電瓶車爬過山路,在攻堅克難中建立起了深厚的友情。
“每次試驗都要讓機組停機、冷卻鍋爐、再重新加熱,對公司全年發電量和檢修計劃影響很大,但只要集團有需要,我們頂著巨大的經營壓力,也要全力支持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的推進。”重慶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龍泉表示。
◉“國和一號”旁排閥試驗階段性總結匯報會,全力推進試驗開展。
重慶公司根據旁排閥試驗窗口需求,主動推遲合川發電公司4號機組C修工期,多次協調重慶市經信委、國網重慶公司先后3次停運機組,放棄發電“黃金期”全力配合。當試驗窗口與電網檢修存在沖突時,重慶公司發揮區域最大發電企業優勢,多次與國網重慶公司協調試驗工期,確保試驗按期進行。
面對“國之大者”使命召喚,重慶公司第一時間成立“國和一號”旁排閥試驗專項領導機構,下設8個專業工作小組,覆蓋改造施工、檢查巡視、試驗操作、數據采集、安全監督等各方面。同時,經過與專家組的反復論證牽頭編制發布了試驗大綱、試驗組織、機組性能摸底、試驗運行操作等工作方案,全面分析試驗過程中可能存在的機組安全風險和設備損壞風險,制定詳細措施,全力保障試驗開展。
◉合川發電公司運行人員正在進行“國和一號”旁排閥試驗。
“我們的運行團隊是一只作風硬、專業硬的隊伍,我們有能力、有信心完成旁排閥試驗?!痹谠囼灛F場會上,合川發電公司代表重慶公司向試驗團隊作出鄭重承諾。
試驗期間,機組啟、停操作均由運行經驗豐富的員工完成,他們根據操作指令,調整控制機組運行狀態,穩定蒸汽溫度和壓力,以滿足試驗各階段的需求。蒸汽參數滿足要求后,由運行人員精細操作,開啟閥門進行試驗?,F場人員加強試驗平臺就地狀態巡檢,專業部門全程跟蹤把關,實時采集、分析試驗期間不同閥門開度、不同蒸汽溫度壓力下的試驗數據,試驗一路緊張有序地進行。
◉合川發電公司超超臨界安全閥試驗平臺。
自1月試驗啟動以來,重慶公司在集團公司指導下,在各參與單位緊密配合下,先后對國產研制閥門和進口改型閥門組織完成四批次、100余次預試驗及正式試驗,為滿足“國和一號”工期、實現閥門國產化作出了積極貢獻。
“我們有幸參與‘國和一號’的相關工作,主動服務集團戰略,大家的思想認識高度統一,過程中堅決執行,全方位保障,加強內外協同,確保了試驗取得成功?!?/SPAN>重慶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石四存說到,“此次試驗也是一次難得的學習鍛煉機會,對公司管理、技術隊伍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們將總結經驗,不斷培育核心能力,積極承接集團公司未來各項技術課題,為打造重慶公司區域化創新基地,推動集團公司戰略落地作出積極貢獻。”
全球化工設備網(http://www.tupvw34.cn )友情提醒,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全球化工設備網!違者必究.
免責聲明:1、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或者作者自行發布,本網發布文章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給訪問者,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同時本網亦不對文章內容的真實性負責。
2、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作出適當處理!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86-571-8897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