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西縣深入踐行“人才興縣”理念,聚焦工業人才質量與數量的雙重提升,通過深化產業與人才的深度融合,為軸承產業的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顯著擴大了軸承特色產業集群的規模及其行業影響力。
該縣運用系統化策略,擴大人才儲備。在產才融合的宏觀設計下,多渠道吸引更多產業人才。明確縣委書記對“第一資源”的首要責任,完善縣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的運作機制,定期召開專題會議,形成由縣委統領、組織部門主導、多部門協同、企業主體作用凸顯、社會各界積極參與的人才工作體系。出臺《臨西縣吸引人才回鄉就業創業支持軸承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提供四大類九項優惠,優化人才服務與保障。依據產業需求,跨部門組建調研團隊,通過130余次人才訪談,建立需求清單,精準引才,特別是針對自動化、管理、營銷等關鍵領域人才,靈活采用多種聘用模式,如“顧問咨詢”、“退休返聘”等,為臨西軸承產業引入高端智力。與河北經貿大學共建“臨西高質量發展研究基地”,與燕山大學共創“軸承產業創新中心”,針對性解決產業難題,搭建產學研一體化的軸承生態鏈。
該縣秉承共享理念,優化人才引進與培養機制。創立臨軸集團,整合資源,統一使用“臨西軸承”品牌,吸引國內外頂尖企業如河鋼集團、北京建龍集團等入駐,以及Z&S軸承公司的智能制造項目,推進千畝高端軸承產業園區建設,打造“中國·臨西軸之城”,增強自我發展動能和人才聚集效應。推行“揭榜掛帥”制度,深挖企業技術需求,匹配河北經貿大學科技特派團,攻克關鍵技術難題,加速科技成果轉換。與洛陽軸承研究所等20余家科研機構和高校建立合作,促進技術創新,臨西軸承產業集群被認定為國家中小企業特色集群,完成12項技術創新改造。2023年,企業研發投入增至1.18億元,是2022年的兩倍,科技創新能力躍居全省B類第7位,進步顯著。
該縣著眼長遠,弘揚工匠精神。以培育高技能軸承人才為目標,實施校企合作,依托職教中心和技工學校,按企業需求定制培養方案,為產業集群輸送“臨西軸承匠人”。結合產業升級和重點項目,采取內外結合的培訓模式,按需培養管理、技術等多層次人才,舉辦各類專題培訓40余場,覆蓋1.2萬人次,涉及軸承制造新技術、電商等多個領域,全面提升產業人才技能水平。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