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6月中旬,由青海物探分公司2139—2137聯隊承擔的柴達木盆地鄂博梁Ⅲ號三維項目正在平穩高效運行。作業人員緊張忙碌,為實現高效采集奮力拼搏。這是東方物探公司聚焦高原、奉獻能源的一個縮影。
鄂博梁Ⅲ號三維項目是青海油田2024年在柴達木盆地部署的首個重點勘探項目,也是柴達木盆地歷年來勘探面積最大的三維地震勘探項目。項目工區位于青海省海西州茫崖市,施工環境較為復雜,給施工的順利完成增加了難度。作業隊伍聚焦深層圈閉準確成像和小斷層、陡傾角地層精細刻畫的需求,借鑒以往鄰區三維地震方案,采用“高密度、長排列、寬方位”方式提高資料成像效果;增加覆蓋次數、排列長度等,進一步滿足深層成像的需求,確保“開工即高效”。
柴達木盆地油氣勘探區域大多位于沙漠、山地、戈壁等無人區。由于受到阿爾金山、祁連山和昆侖山三山擠壓,油氣儲存條件整體呈現“薄、多、散、雜”等特點,諸多世界級勘探難題匯集于此。
青海物探分公司按照青海油田勘探部署,始終堅持用科學的態度、科學的方法解決技術難題。建立“一項目、一試驗、一優選”工作模式,由點及線至面進行系統試驗,選取最佳采集參數和最優技術方案,為采集優質資料夯實基礎;針對不同地區地質特點,分類制定各區帶物探技術應用策略,形成一批具有高原特色的技術。譬如,針對極復雜山地物理點布設困難,分公司采用厘米級激光LiDar高精度數據和網格化點位放樣,炮點一次布設成功率由45%提高到87%,觀測系統屬性均勻度由76%提高到96%。此外,分公司應用KLSeis軟件實現“網格化+推路航跡”物理點的自動設計,提高了點位設計的準確率和均勻度;針對節點儀器采集,應用KL-CRGQC道集質控軟件,進行當日道集數據的100%質控,逐級提升原始單炮品質。
青海物探分公司充分發揮探區采集處理解釋全鏈條優勢和地震地質一體化優勢,針對盆地三大含油氣系統,圍繞英雄嶺碳酸鹽巖、阿爾金山前基巖、柴西碎屑巖、三湖砂巖生物氣四大領域,潛心研究并持續攻關,形成以英雄嶺復雜山地三維地震技術為代表的4項特色物探技術系列,為油田公司增儲上產提供了有力技術支撐。
針對柴達木盆地特殊地表地質條件,青海物探分公司始終把技術創新作為突破世界級勘探難題的關鍵。橫波勘探號稱“地球物理界的哥德巴赫猜想”,是解決構造成像、提高多儲層分辨率的勘探利器。為確保橫波項目順利運作,青海探區組織強有力的橫波技術團隊,在東方物探首席技術專家的指導下,集智攻關,一舉攻破關鍵技術的瓶頸問題,獲得全球首次高品質橫波資料,助推柴達木盆地三湖地區天然氣勘探取得近30年來實質性的突破。
截至目前,東方物探公司在青海探區持續進行技術攻關,基于“兩寬一高”可控震源低頻勘探技術、單點高密度采集技術等數10項新技術,在柴達木盆地得到推廣應用。廣泛應用集成LiDar數據、無線節點、AI智能識別、無人機等多項新技術新裝備,全面推進高效勘探和效益開發,為油田公司增儲上產作出重要貢獻。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