閥門行業是我國機械制造業的重要分支,其產品作為重要的流體控制的關鍵設備,廣泛應用于電力、石化、冶金、環保、煤炭等國民經濟各領域和水利、城建等基礎設施建設。面對新機遇新挑戰,中核蘇閥科技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加強智能化技術應用,提升設備效率,以新質生產力賦能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優化工藝、改進技術、升級裝備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抓手,走進位于高新區楓橋街道的中核蘇閥科技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國內首條具有8項專利的鍛鋼閥體智能加工專線就在這里高效運轉。
中核科技作為國內核電閥門技術的領頭羊,一直致力于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加快推動技術、設備以及產能提升,有效地激活企業原生動力。
“這條鍛鋼閥體智能加工專線,主要是為我們的核電閥門做服務的。傳統工藝里會有因為反復換型帶來的精度下降問題,所以我們采用了柔性制造技術,能夠實現我們加工的全自動上下料,包括零點定位、智能檢測、智能焊接、全自動研磨和新型智能加工刀具等多種智能加工手段,實現從毛胚到成品的全流程自動化加工,讓產品質量更加穩定可靠。”中核蘇閥科技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工藝與材料研究部工藝主管趙首琦介紹道。
目前,中核科技正積極推進設備更新和技術升級,先后在各個環節實現了技術突破,建設了基于5G數字底座的智能化工廠,突破高端閥門技術難關,目前已更新設備75臺,實現生產效率提升30%,一次合格率達99%以上,能源消耗減少13%以上,加速提升企業發展的含金量、含智量、含綠量。
通過設備升級,實現降本增效,推動制造業“新裝”上陣。后期,中核科技也會在各個生產環節投入智能升級,依靠設計數字化、生產自動化、裝備智能化、管理互聯網化、流通產業化等方式,讓各環節高效協同,最終實現“智能工廠”。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