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張雅琪 國英)5月30日,從濟柴動力有限公司獲悉,該公司自主研發制造的大功率液冷集裝箱電池儲能系統,中標國投申騰喀什澤普縣80萬千瓦光伏治沙一體化項目。這標志著濟柴動力在百兆瓦級儲能電站系統關鍵技術研究成果升級優化方面邁出了堅實一步。
這次中標的儲能系統,是濟柴動力百兆瓦級儲能電站關鍵技術研究成果在社會市場的首次實踐,為能源行業綠色發展注入強勁動力。這項技術的成功應用填補了集團公司大容量電化學儲能系統技術空白,對集團公司補齊新能源業務產業鏈、充分發揮上下游產業鏈一體化優勢具有重要意義。
“新一代液冷儲能系統具有占地面積小、技術成熟度高、智能化程度高、系統效率高、施工調試簡單等諸多優點。”濟柴動力新能源科技分公司技術人員蘇浩表示,濟柴動力通過升級電芯、優化集成方案等措施,對液冷儲能系統進行了技術再升級。升級后的系統通過“肩并肩”排布,有效減少了用地面積。相較升級前,產品用地面積減少16%、系統能量密度提升10%。新系統安全性也顯著提高。全方位安全方案通過監測分析電芯的電壓、電流、溫度等,能夠快速定位風險源,及時進行運行狀態評估,設計BMS三級軟件保護,可實現提前預警和消防介入。
同時,新的儲能系統采用模塊化配置、系統容量靈活組態,可適配快速變化的項目需求。在緊急狀態下,用戶可先確定PCS功率,再根據實際情況確定儲能系統容量。后期擴容時,能夠在不增加土地面積的情況下,通過自主操作輕松實現電池插箱的增減。
“依托自主研發平臺和技術管理體系,基于系統發、輸、配、用等關鍵核心技術,我們完全有能力為用戶提供高效優質的全場景應用解決方案。”蘇浩說。
為推動能源清潔低碳高效利用,快速拓展新興市場,2023年1月,濟柴動力啟動百兆瓦級儲能電站系統關鍵技術研究。目前,公司已經掌握了電池預制艙整體方案設計及集成技術,儲能變流升壓一體機的設計和集成技術,儲能電站能量管理系統EMS硬件架構選型、軟件編程等技術;全面掌握了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儲能電站整體方案設計、關鍵技術和核心裝備開發集成技術,以及大型電化學儲能電站并網調試技術。
該項目理論技術創新成果豐碩,形成了百兆瓦級儲能電站系統關鍵設備技術方案及實施路徑,以及不同應用場景下電化學儲能技術應用實施路徑。特別是在生產應用方面,濟柴動力實現了電化學儲能系統關鍵設備的自主設計制造,形成了從電池模組、集裝箱到逆變升壓一體機等儲能裝備的設計開發能力,以及電池管理系統與能量管理系統的軟件開發能力,推動儲能產品成本可控、質量可靠。
濟柴動力新能源科技分公司研究所所長王生春表示,該系列產品自研發至今,經過不斷優化升級,風冷電池艙單艙容量可達1.5至3.35兆瓦時,液冷電池艙單艙容量可達2至5兆瓦時。該系列產品全部圖紙及技術資料均為企業自行設計,濟柴動力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
當前,該系列產品方案已成功應用于塔里木油田伽師600兆瓦時和葉城500兆瓦時百兆瓦級大型儲能電站項目,并全部成功實現了并網發電。塔里木油田伽師600兆瓦時、葉城500兆瓦時百兆瓦級大型儲能電站項目在提升電力系統穩定性、可靠性的同時,實現了電網削峰填谷、節能增效,讓周邊地區的電力供給更為清潔、經濟、高效,助力油田綠色低碳轉型,推動當地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
實踐者說
濟柴動力新能源科技分公司執行董事、黨委書記李春生:新型儲能是新能源產業革命的核心,是集團公司推動綠色低碳發展和用能電氣化的必然選擇,在光伏、風能發電業務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可有效實現風光發電的消納與平滑并網,解決棄風、棄光問題,實現電力供需靈活調節。電化學儲能作為重要的新型儲能方式,在各類儲能技術中發展最快、降本空間大,將成為儲能產業發展的重點技術路線之一,產業化應用前景巨大。
通過百兆瓦級系列儲能系統關鍵技術研究,濟柴動力打造了中國石油自主研制的百兆瓦級儲能電站系統關鍵技術和產品,通過儲能技術推動油氣工業產業升級,降低工業用電成本,推動實現提質增效,為大力發展儲能業務提供了有力的實踐支撐。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