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在线视频-亚洲综合在线观看视频-亚洲综合视频网-亚洲综合色秘密影院秘密影院-日本三区四区免费高清不卡

當前位置:全球化工設備網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講述“一帶一路”能源合作故事 世界環境日特別報道:全綠以赴 共建清潔美麗世界

作者: 2024年06月05日 來源: 瀏覽量:
字號:T | T
編者按:生態文明是人類文明發展的歷史趨勢,建設綠色家園是人類的共同夢想。過去一年,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指引下,中國石油積極落實綠色低碳發展戰略,堅定不移地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高質量發展道路,推動生態

  編者按:生態文明是人類文明發展的歷史趨勢,建設綠色家園是人類的共同夢想。過去一年,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指引下,中國石油積極落實綠色低碳發展戰略,堅定不移地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高質量發展道路,推動生態環境治理成效不斷提升,為奮進高質量發展、建設世界一流企業提供了堅實保障。中國石油與各界伙伴在共筑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道路上攜手前行,描繪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畫卷。

  作為全球主要油氣生產商,中國石油30多年來大力推進海外業務綠色發展——
做綠色企業建設的引領者

  6月5日是世界環境日。30多年來,作為全球主要油氣生產商和綜合性能源公司之一,中國石油將綠色低碳納入發展戰略,堅持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堅持綠色投資、綠色建設、綠色生產、綠色運營、綠色創新,把綠色理念貫穿至海外業務發展全過程,不斷將海外綠色低碳環保事業推向更高層次,以綠色環保賦能中國石油國際業務高質量發展和東道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堅持綠色發展理念,遵循綠色國際規則。中國石油堅持在遵守《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生物多樣性公約》、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一帶一路”綠色投資原則等要求的條件下,開展海外油氣合作。作為OGCI在中國的唯一成員,中國石油積極參與全球氣候變化治理,與其他成員公司共同支持《巴黎協定》目標,共同簽發《力爭實現甲烷零排放倡議》,發起成立中國油氣企業甲烷控排聯盟,引領油氣行業經營活動向凈零排放努力,實現經營碳中和。加拿大麥凱河油砂項目將當地《環境保護與加強法》納入環境管理體系并嚴格執行,實現廢氣穩定處理和達標排放,廢水回收利用率超過99.5%,最大限度減輕了生產經營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堅持綠色經營生產,全力減少環境影響。中國石油注重采用環境友好的新技術、新設備、新材料和新工藝,做好廢氣、污水、噪聲和固體廢物污染控制,加大廢棄資源綜合利用,最大程度降低生產對當地環境的影響。艾哈代布項目是伊拉克戰后第一個對外石油合作項目。項目開展14年來,累計對400余口鉆井產生的廢液、廢渣進行無害化處理,累計投入資金超過6000萬美元,回收酸性廢氣生產純度超過99.99%的硫黃,大幅降低對環境的影響,開創了伊拉克鉆井環保的先河。在非洲尼貝管道建設中,面對管線與當地森林保護區交叉的問題,中國石油采用環保管道材料,在對施工現場進行環境監測的基礎上,主動將管道改線延長了310米,完全繞開了森林保護區。新線路距保護區邊界約60米,給森林中的300余種珍稀野生動植物留出更大空間。哈薩克斯坦奇姆肯特煉油廠現代化改造,實現油品從歐Ⅱ標準向歐Ⅳ、歐Ⅴ標準的升級,終結了哈國不能生產高標號燃油的歷史,同時新建硫黃回收裝置,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硫排放約1.5萬噸。煉油廠2021年獲得哈國石油“生態環境保護杰出貢獻獎”和哈國“30周年企業社會責任獎”。

  堅持低碳轉型目標,積極發展清潔能源。尼日爾太陽能光伏電站項目,為尼日爾綠色低碳發展和節能減排提供中國石油解決方案。油田結合地面工程總體布局及日照因素,建設離網型太陽能試點電站,年均減少二氧化碳排放5300噸。在尼貝管道項目現場,部分站場試點采用“光伏+儲能+備用柴油發電機”系統供電,光伏裝機總容量為9.28兆瓦,預計每年可節省燃料油3800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萬噸,打造了尼日爾新能源發展的名片。在國際貿易市場上,中國石油參與碳排放市場交易,推動傳統油氣貿易向“常規能源+新能源”的貿易組合延伸,構建“碳+電+生物燃料”的綠色支撐,用貿易手段支持海外項目降碳減排。

  堅持改善生態環境,促進動植物多樣性保護。中國石油將生態系統修復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結合起來,積極做好水土保持、植樹造林等工作,同所在社區、公眾、合作伙伴等利益相關方,共同構建保護生物多樣性的美麗家園。在伊拉克,哈法亞項目通過調查,確定了9個生物棲息地,對20余種國際或國內保護的鳥類、魚類等進行保護,建立了生態風險分級管控框架。阿聯酋ADNOC海上項目是中阿“一帶一路”油氣合作示范工程,在該項目海洋勘探作業中,東方物探24小時不間斷監聽海洋哺乳動物聲波,最大限度保障海洋生物不受作業影響。每條震源船上有兩名海洋哺乳動物觀察員,確保方圓500米內沒有大型海洋生物后再作業。在亞太,中國石油印尼公司佳步項目近3年在油田實施超過500公頃植樹綠化工程,累計植樹超過55萬棵。

  讓生態環保與生產經營同軌同步,中國石油始終以實際行動作出回答。展望未來,中國石油將持續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積極履行環保責任,促進當地社會經濟和生態環境協調發展,與東道國攜手共建美麗家園。(記者 王馨悅)

  打造新時代中非能源合作“綠色名片”
——中國石油乍得公司生態環保工作側記

  乍得公司始終以節能減排、綠色低碳發展為目標,以“環保先行、安全第一、生命至上”為發展理念,不斷加強污染防治和生態保護,持續在技術和管理上實踐創新,實現油田開發與環境保護協同發展。

  截至2024年5月底,中國石油乍得公司(簡稱乍得公司)綜合油田廢棄物處理中心已處理廢棄物1.26萬噸,回收原油6048立方米,油田現場廢棄物實現動態清零。這是乍得公司推動中國石油海外業務能源與環境、企業與社會和諧發展的一個縮影。

  深挖節能降耗潛力

  探索清潔替代場景

  近年來,乍得公司大力開展乍得二期原油管道首末站加熱爐的技術攻關和工藝改造,針對原油管道首末站8臺加熱爐耗能高、碳排放量大、對高溫降凝劑性能要求苛刻、成本高等難題,通過將首站加熱爐的原油燃料替換為天然氣、下調外輸原油溫度和優選降凝劑等措施,提高加熱爐效率和降低降凝劑成本,實現生產用能清潔替代,減少環境污染,取得了顯著成效。未來,乍得公司計劃在遠離城鎮和油區的喀米管道末站實現“光—儲—柴”孤網供電系統,擬在末站周邊建設光伏電站,通過能源綜合管理系統,實現光伏發電、磷酸鐵鋰電池儲能和現有柴油發電補充的高效能源調配,更好保障原油外輸用電安全。項目擬于2026年投產,計劃每年光伏發電量約1184千瓦時,減少碳排放量7043噸。

  乍得公司積極開展太陽能利用,先后在各場站路燈、高桿燈、注水井照明等小功率、允許短期停電的用電場景采用太陽能供電。未來,將以天然氣綜合利用為主,太陽能、熱能等新能源為輔,加快推進生產用能清潔替代,實現調峰補氣,減少環境污染,促進油田二氧化碳“近零”排放。

  技術賦能“三廢”管理

  全程把控環境風險

  乍得公司一直為“氣不上天、油不落地、水不外排、聲不擾民”的目標而努力。在油氣生產過程中,嚴格落實環境風險管控措施,定期開展生態環境隱患排查,妥善做好“三廢”管理,通過采用高標準處理設備、優化工藝流程等措施最大限度降低環境影響。

  乍得公司率先引入“無坑鉆井”作業模式,通過配套鉆屑收集、鉆井液緩存等設施,減少泥漿坑開挖和回填工作。采用專業設備對收集的廢棄泥漿液進行無害化處理,經過泥沙分離、助劑反應、固液分離和中水預處理等工藝流程,生產的合格終端土用于油田道路、井場建設和取土坑回填,將合格終端水用于道路灑水除塵,形成了包括鉆井廢棄物隨鉆收集轉運、合格泥餅資源化利用、中水處理凈化等鉆井泥漿不落地全過程綠色管理。

  乍得公司持續加強油田現場環境監測,定期開展污染物采樣、化驗和記錄,確保污染物全面受控、有效處理。這些做法獲得了乍得政府部門的高度認可。

  為實現油田廢棄物“一站式”閉環管理,自2022年以來,乍得公司啟動了油田現場廢棄物處理中心的升級改造,有序優化廢物收集、暫存、轉運、處置等全過程管理。通過升級改造廢油回收系統,實現原油回收利用、廢水凈化處理、含油固廢焚燒處置等,在實現資源回收利用的基礎上防止廢棄物對環境造成二次污染。同時,設立生物修復處理區域,利用微生物、植物和酶快速降解碳氫化合物,實現油污土壤的資源化與二次利用。由于在環境保護方面取得的優異成績,2023年,乍得公司獲得英國標準協會(BSI)頒發的環境管理體系和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認證證書。

  保護當地生物多樣性

  做負責任的企業公民

  建設綠色家園是人類的共同夢想。乍得公司切實履行生態環保主體責任,將可持續發展理念深入生產作業全過程,為推進當地生物多樣性保護貢獻了中國石油力量。

  乍得公司積極響應乍得政府“每人一棵樹”號召,參與植樹造林項目。第一階段在乍得首都恩賈梅納市周邊300公頃綠化帶種植30萬棵樹,不僅能夠穩定土壤、防止水土流失,還對改善恩賈梅納市周邊環境及空氣質量起到積極作用。

  乍得公司的環保做法贏得了當地政府的認可,在海外樹立了中國石油負責任的企業公民形象。乍得環境、漁業及可持續發展部部長在參加植樹造林活動啟動儀式上表示:“中國石油不僅是友好的能源公司,還勇于履行社會責任,給乍得人民帶來了福音。”2022年8月,聯合國開發計劃署以及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協議執行秘書處向乍得政府發來祝賀信,祝賀乍得政府按期提交了《國家自主貢獻》調整方案及首個《氣候變化適應方案》,并感謝乍得政府在《巴黎協定》框架下作出的努力。乍得環境、漁業及可持續發展部部長邀請乍得公司領導班子出席了賀信頒發儀式,并為乍得公司頒發“環境保護卓越貢獻獎”,成為乍得首個獲此殊榮的外資企業。

  在綠化城市的同時,乍得公司還持續在油田周邊種植當地原生樹木,不斷培育樹苗用來恢復取土坑的植被。截至2024年初,已在油田周邊種植原生樹苗3.1萬棵,完成40余個主要取土坑的水土和植被恢復,吸引了大量野生鳥類重返家園。乍得環境、漁業及可持續發展部部長稱贊道:“從未有任何石油公司像中國石油一樣,為乍得環境保護作出如此卓越的貢獻。”

  在加快建設“做強非洲”主力軍的進程中,乍得公司通過油氣資源綠色高效開發,助力乍得加快發展振興,努力打造中非綠色發展典范。(記者 劉亮 通訊員 趙穎)

  中油國際管道公司:巧改供電降排放

  中亞天然氣管道ABC線橫穿哈薩克斯坦,沿線一座座壓氣站不斷接力,將來自中亞國家的天然氣源源不斷出口到中國,推動了沿線3個國家與中國之間的天然氣貿易。在哈薩克斯坦圖爾克斯坦州,中油國際管道公司中哈天然氣管道BVS11號閥室由一個太陽能面板、4臺小型燃氣發電機提供電力,單臺發電機組日耗氣量48立方米。

  為節約自耗氣、降低碳排放,公司研究制定了由附近CS1壓氣站直接給BVS11號閥室供電的方案。2023年11月,經過方案設計、閥室配電柜改造等,歷時7天時間完成供電改造。通過改造,該閥室每年可節約7萬余立方米天然氣,相當于400戶家庭一年的天然氣消耗,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37噸以上,在減少碳排放的同時提高了經濟效益。(通訊員 隋付東)

  尼羅河公司:建設花園式工廠

  中國石油(蘇丹)喀土穆煉油公司(簡稱煉廠)是中國石油和蘇丹能礦部合資建設的蘇丹境內最大的石油加工企業。中國石油(蘇丹)化工公司(簡稱化工廠)是中國石油和蘇丹石油公司合資建設的蘇丹第一個化工企業。煉廠和化工廠突出先進、高效、環保、節能的生產經營理念,開展一系列技術攻關和裝置改造,保持煉油及化工產品清潔生產,過程節能環保,打造環境友好型和諧企業。

  兩家工廠對生產廢水進行嚴格處理,達到二級排放指標。所有經過預處理的生產污水進入氧化塘,通過物理、化學、生物協同作用進行凈化。這些處理后的污水被用于綠化澆灌,通過廢水的回收再利用,使煉廠周邊形成了包含30多萬棵樹木、綿延20公里的綠化帶。氧化塘周圍蘆葦叢生、綠樹成蔭、魚鴨成群,塘外群鳥棲息,野兔繁衍。良好的環境保護措施使曾經風吹石頭跑、沙塵暴肆虐的不毛之地變成了各種動植物共同生活的樂園,創造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活環境。煉廠和化工廠生產運行23年來,從未有一滴污水排入尼羅河,有效保護了尼羅河生態系統。通過多年的環境改造,公司在茫茫戈壁灘上創建了美麗的花園工廠。(通訊員 金東平 薛宏飛)

  川慶鉆探公司:綠色發展受贊譽

  走進川慶鉆探土庫曼斯坦分公司阿姆河B區營地,映入眼簾的是綠樹成蔭、鮮花盛放。為美化營區環境、固化風沙,公司在阿姆河B區營地廣種植被,十余年來,共種植花草60余種,種植松樹、柏樹、楊樹、倫巴樹、橡樹、果樹等500余棵;在營地外的沙漠地帶,采用滴灌技術,大面積種植耐旱植物駱駝刺、楝樹等400余棵。公司落實專人開展綠化養護,樹木長勢良好,起到了較好的環境治理作用。

  為了加強環保工作,川慶鉆探土庫曼斯坦分公司加大環境保護資金投入,制定了《鉆前施工規范》《環境保護管理規定》《垃圾分類規范》等一系列超過當地環境保護部門規定的嚴苛標準、規范和制度,并嚴格將各項環保措施細化到生產施工的各個環節。

  在進行鉆前施工、道路選線時,千方百計避免對沙漠植被的破壞,哪怕是繞道也要保護沙漠地帶的植被完好;對井場的泥漿池、油罐、用油設備存放區嚴格做好地面防滲漏處理,尤其是對位于農田、湖區、山區的井場,嚴格提高污水池、燃燒池及井場建設的施工標準和要求,對污水池、燃燒池全部進行水泥硬化,防止污水滲漏進地下污染環境。完工后,對鉆井污水進行無害化處理,對鉆修井場進行地貌恢復。

  鑒于在安全、環保方面的嚴格管理和出色表現,以及對當地環保事業作出的貢獻,川慶鉆探土庫曼斯坦分公司多次受到當地環保部門的表揚,尤其是在近幾年的多次環保檢查中,基于良好互信,得到當地環保部門給予的“免檢”特殊待遇。(通訊員 唐順生 周武 王軼林)

  長城鉆探公司:沙漠動植物樂園

  在位于撒哈拉沙漠的長城鉆探乍得項目基地里,一顆顆飽滿的木瓜和芒果掛滿枝頭、長勢喜人,蔬菜基地分區種植著小紅蘿卜、生菜等各類蔬菜。每到收獲時節,中外籍員工們都會一起采摘水果和蔬菜。

  長城鉆探乍得項目位于非洲“死亡之心”,日照時間長、全年氣溫高、旱地面積大。根據這一自然特點,項目選擇了適合的樹木進行種植。成林后,吸引了不少珍稀動物前來安家。“以前剛來基地的時候,植被稀少,風一吹滿臉沙子。現在大家居然可以隨時吃到新鮮蔬菜,還能跟各種小動物玩兒。”休息時間,外籍員工Dulai邊喝咖啡邊與來做客的小可愛——變色龍共度午后時光,感受自然的寧靜與和諧。

  自2009年長城鉆探乍得項目部成立以來,累計種植芒果樹、木瓜樹、芭蕉樹等共計70余株,種植的蔬菜已經可以實現自給自足,在為項目部提供源源不斷資源的同時,增強了施工區域抵御風沙的能力,也給沙漠帶來無限生機。(通訊員 劉世峰 馬芳錦 曲冠伊)

全球化工設備網(http://www.tupvw34.cn )友情提醒,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全球化工設備網!違者必究.

標簽:

分享到:
免責聲明:1、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或者作者自行發布,本網發布文章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給訪問者,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同時本網亦不對文章內容的真實性負責。
2、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作出適當處理!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86-571-8897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