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運輸部數據顯示,我國超1700萬名卡車司機承擔著全社會73%以上的貨運量,在保障現代經濟平穩運行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常年以車為家的他們,收寄物資卻成為一大難事。對此,中國石油申茂加油站推出暖心的快遞服務。它就是一個——溫暖的收件地址
這次,趙亮亮拉運的是一車鋼化玻璃,從常州駛向上海港,來回要花費14個小時。
5月下旬,江南地區的天氣已經很炎熱了。上午9時到下午3時,是趙亮亮一天中最難熬的時間段。車玻璃被太陽一烤,人在車里跟蒸桑拿似的。每到這個時候,他都會打開空調來消暑。但不湊巧的是,空調在今日“罷工”了。
比高溫更令趙亮亮發愁的是如何將空調寄回廠家。廠家告訴他,舊的寄回去,才給換新的。“這個空調足足有40公斤,問了幾家快遞公司,都不肯上門收件,急死我了。”趙亮亮說。
當車輛進入中國石油江蘇銷售申茂加油站時,他早已大汗淋漓,短袖上衣沒有一處是干的。
站經理鄒磊急忙迎上前詢問。在了解了事情原委后,鄒磊拍了拍他的肩膀,叫他放心。緊接著掏出手機,快速撥打了申茂加油站駐點快遞小哥的電話。
來自陌生人的溫暖像一縷陽光,溫暖了趙亮亮的心,他也因此打開了話匣子。
今年37歲的他來自河南周口,是兩個孩子的父親。為了一家四口的生計,他獨自來到上海闖蕩。同大多數卡車司機一樣,他開著滬牌的卡車,卻舍不得在上海租房。“現在的活兒不多且運價低,上海的消費水平卻很高。租個平房就要1000多元,要是合租兩室一廳,租金至少需要3000元。”趙亮亮說。
因此,他選擇常年以車為家,收、寄物資便成了他生活中的一大難事。“東西都已經加入購物車了,但每到填寫收件地址時,我都會不自覺地發愣,不知道自己該在哪里收件。”趙亮亮坦言,“感覺我就像‘隱身’了一樣。”
“不光是你,好多司機都有類似的困擾。路過我們加油站的卡車司機中,99%都沒有固定住址。”鄒磊坦言,“你們保障著各行各業的快遞,你們的快遞卻難以得到保障。”
為解司機們的隱憂,申茂加油站于2018年12月設立司機快遞點,并安排專人看管,確保司機們的物資收得到、寄得走。
說話間,快遞員郭春賢如約而至,快速將趙亮亮車上的空調打包、寄走。前來取件時,郭春賢還帶來了各地發往申茂加油站的20件物資,并將這些物資有序地投放進站內的司機快遞點。
司機快遞點存放的物資中,有各類汽車配件,可為司機的“愛車”隨時蓄力;有各類生活補給,可解行車途中的燃眉之急;有家人和司機互寄的特產,承載著滿滿的牽掛和沉甸甸的愛。
自申茂加油站開通快遞業務以來,先后得到20余家單位300多名駕駛員的點贊。
“太及時了,快遞點設在了我們的心坎上。”上海巨多物流有限公司司機陳東說。
“感受到了家的溫暖。”上海濱昊國際物流有限公司司機夏偉說。
“太感謝你們了!”蘇州婁成貨運有限公司老板胡繼祥說。
大事小事,大情小情,申茂加油站司機快遞點就這樣嵌入了卡車司機的工作和生活。
目送著快遞員離開,趙亮亮懇切地說道:“以后,我收、寄物資就拜托你們了。”(記者 高屾 金文琦 通訊員 孟曉麗)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