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記者 蘇玲)“油料、配件、人工費,每一筆錢都要花得明白,不僅要在‘單井經營檔案’里記好賬,還要曉得節超的原因。”5月20日,在新疆準噶爾盆地西北緣的百21井區,西部鉆探克拉瑪依鉆井公司西北緣井區機電工程師羅召忠,用他特有的“川普”,表達著對“打好井、更要打贏井”的理解。
今年是克拉瑪依鉆井公司打贏“虧損治理”決勝戰的關鍵一年。圍繞百元變動成本下降目標,公司成立了12個專項工作小組,設立治理項目6項,制定具體舉措28項。公司在第一口井就建立了“專業負責制”“日費制”等新的管理模式,其中“單井經營檔案”成為落實“專業負責制”最基本、最關鍵的舉措之一。
“單井經營檔案”是一口井的基本經營信息。“檔案”進一步細化了責任落實,其中的“3張表”分別對應鉆井工程師、鉆井隊隊長、機電工程師3個崗位;鉆井工程師對單井利潤負責,鉆井隊隊長對生產運行費用負責,機電工程師對設備運行費用負責。鉆井中每發生一筆費用都要記錄在檔,為管理提供數據支持和依據。公司經營管理中心隨時監測“檔案”,發現記錄不及時、不全面,費用超支嚴重等情況及時通報,深挖數據背后的問題。
羅召忠從1996年開始便與設備打交道。今年,在西北緣井區春鉆起步初期,井區10支鉆井隊,各種機型都有,大小設備加起來有100多臺套。為了把這些設備管“巴適”,他和同事們馬不停蹄,連軸轉了6天,就為了物盡其用多打井。
他和同事們摒棄“等靠要”的思想,能自己修的設備,加班加點也要自己修出來;自己修不了的設備,在服務方上井之前,一定提前把設備拆卸開。“不能打完電話就干等著,時間一定要往前趕。”羅召忠說。
在干好活的同時,羅召忠努力幫鉆井隊控制成本。哪個鉆井隊設備支出了多少成本,怎么控制油料、材料、人工費用,他有一本明白賬。“把成本管好的責任就在我頭上。鉗牙10元一塊,篩布400多元一張,每天花了多少錢必須清清楚楚。”羅召忠說。
截至5月14日,這個公司今年共動用鉆機68部,鉆機動用率為98.6%,同比增幅達8.9%;年鉆井進尺35.02萬米,同比多打2.42萬米。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