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建隊伍,鋪設管排,抬高電機……自吉林油田防汛工作正式啟動以來,各一線生產單位“晴備雨傘”,以“迅”防“汛”。截至5月20日,全油田防汛備戰有力,油氣生產“雙超”運行。
吉林油田開發生產區域遍布嫩江、松花江、查干湖等“三江兩湖一河”流域,共有行洪區、內澇區、承泄區67個,汛期安全環保生產壓力極大。針對這一實際,吉林油田以“零傷害、零污染、零事故,產量影響最少”為目標,將防汛工作納入常態化管控范圍,搶前抓早,精益部署,全力打好汛期生產主動仗。
立足“早”,謀劃到位。將防汛工作作為全年重點之一,在月例會、周例會、專題會上反復強調和部署。召開防汛專題啟動會,以“最大程度提高行洪區、內澇區油水井開井率”為目標,就物資儲備、區域系統治理等重點,對汛前準備工作再部署再落實。同時,強化組織領導,建立公司、防汛辦、采油廠三級防汛組織機構,逐級壓實壓緊安全生產責任,進一步激發全員防汛抗洪積極性、主動性。
立足“治”,防范到位。結合歷年防汛經驗,狠抓隱患治理等重點,確保汛期生產萬無一失。查漏補缺,對涉水生產區域分系統進行細致摸排,對隱患問題積極制定整改措施。圍繞全年產量任務,超前實施行洪區和低洼地帶產能建設、清檢作業、單井罐治理等工作。同時,以雨季故障多發線路為重點,采用“高低壓聯檢+地面新改擴工程”的同步模式,提前檢修線路2550公里,預計汛期可少影響產量1200噸。
立足“培”,提技到位。防汛隊伍建設由“重視”向“重實”轉變,不斷提高員工水上作業技能和應急搶險處置能力。通過船舶管理培訓、應急業務專項培訓等多種形式,幫助干部員工熟練掌握安全操作流程,確保水上生產風險防范到位。結合實際,各沿江單位和內澇單位分別組織應急演練,提高應急救援隊伍快速反應能力。同時,堅持聯防聯控,按照“責任主體明確、近鄰主動支援、統一協調處置”原則,建立3類區域17家單位聯防聯控應急處置機制,切實增強隊伍整體風險化解能力。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