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譚鵬 楊子軒)5月8日筆者獲悉,工程技術研究院自主研發的橡膠套管于近日在新疆吉木薩爾頁巖油示范區2口水平井順利完成安全下入和固井試驗。套管下入過程和固井施工的各項參數與常規套管施工相比均無異常,驗證了防套變橡膠套管現場施工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在新疆油田吉木薩爾國家級陸相頁巖油示范區開發過程中,套管變形問題嚴重制約著規模效益開發。通過提高套管力學強度預防套管變形效果有限,亟須探索并實施有效的套管變形防控措施,對保障產能建設至關重要。
歷時10年技術攻關,工程技術研究院揭示了套管變形機理,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利用遇水自膨脹橡膠組合套管預防套管變形的新思路,并自2017年開展該項技術研究。
2022年,聯合北石公司依托院級課題,研發遇水自膨脹橡膠配方,成功試制出一種預防套管變形的橡膠套管,形成遇水自膨脹橡膠組合套管制備與無損下放工藝技術。
新疆油田在充分了解橡膠套管技術后,迅速組成了新疆油田、工程院多專業技術團隊,共同論證入井試驗技術方案的可行性,積極推動并部署了2口井的現場試驗。
針對2口試驗井的井深和井底溫度,工程技術研究院科研人員與新疆油田公司和西部鉆探公司反復論證,確定了橡膠套管下入數量和下入井段位置。
這一過程中,為了保障長時間油基泥漿浸泡,管柱彎曲變形、摩擦等多重因素耦合下橡膠套管能安全下入和安全固井,在新疆油田精心組織下,組建了一支由油田、工程院、北石公司、鉆探公司組成的地質工程一體化施工團隊。多方緊密配合、高效溝通、審慎決策,制定出系列防控措施,并嚴格落實執行,確保橡膠套管下入和固井順利實施。
橡膠套管下入作業的圓滿完成,標志著工程技術研究院自主研發的橡膠套管實現了“從0到1”的突破,體現了持續強化自主原始創新能力的最新成果以及破解現場重大技術難題能力的有效提升,為保障水平井后續作業的正常進行提供了有力科技支撐,為解決國家級頁巖油示范區規模開發中的套管變形問題提供了新的工程技術利器。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