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記者 上官昌淮 通訊員 余虹江)4月11日,工程建設公司西南分公司設計的西南油氣田納溪輸氣站余壓發電項目并網發電11天,發電量超過8.66萬千瓦時。這是繼西南油氣田劍閣天然氣凈化廠余壓發電項目投運后,該公司建成投運的又一個天然氣余壓發電項目。
近年來,工程建設公司立足在“天然氣+”和新能源領域的核心技術優勢,加強對新能源領域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的研判,編制中長期新能源領域的科技研發及核心技術提升方案。同時,工程建設公司推動“傳統領域技術升級迭代、優勢領域核心技術持續引領、新興領域技術創新突破”,全面打通客戶需求、核心技術、金融業務、工程建設、運營管理全業務流程,實現技術成果向“工藝包+核心專利設備+核心配方藥劑”轉化,不斷以技術創新、成果轉化和優質工程咨詢服務,全力推動并服務能源行業綠色低碳轉型。
在余壓發電領域,工程建設公司形成了“能量回收的天然氣脫水脫烴集成系統及方法”等專利專有技術8項,申報“天然氣脫水脫烴系統壓力能發電橇”等發明專利近10項,牽頭主編行業標準《天然氣余壓發電設計規范》。創新研發的裝機規模“150千瓦—2000千瓦”全系列余壓發電專利產品,可廣泛應用于天然氣地面工程集輸、凈化、長輸等領域的壓力能回收利用。
針對西南油氣田、塔里木油田、國家管網等單位的不同需求和屬地余壓資源實際,工程建設公司陸續為這些單位編制了近期、遠期規劃和可行性實施方案,加快新興產業布局優化,助力能源企業實現余壓能高效開發利用。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