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記者 李傳富 通訊員 陳偉 宋冰倩)截至3月31日,西南油氣田重慶氣礦黃202H2平臺4口頁巖氣井已穩定生產20天,增產氣量達72萬立方米,標志著重慶氣礦在頁巖氣平臺首次實施“一機多舉”獲成功,為提升氣井產量夯實基礎。
氣舉技術是挖掘氣井產量的重要手段之一,“一機兩舉”技術目前已在頁巖氣井廣泛采用。重慶氣礦結合頁巖氣平臺的特點,從“降成本、增效益、挖氣量”角度出發,優選氣井開展試驗。重慶氣礦選取黃202H2平臺4口氣井實施“一機多舉”新舉措,探索老區挖潛降本增效新路徑。
重慶氣礦綜合分析平臺氣井地質資料,統籌兼顧經濟效益、生產情況及質量安全等因素,精心編制生產流程,優化改造方案,形成“連通氣井管線、實現氣路暢通、推動一機多舉”工藝設計,將4口井各自的油套管連通,再通過新建管線對4口井進行并聯,從而實現一個注氣口同時氣舉4口井。在此基礎上,技術人員將原來的移動式氣舉車替換成固定式氣舉橇,實現更大的氣舉壓力和排量,從而滿足施工要求。
“一機多舉”技術的成功實施,為重慶氣礦頁巖氣開發提質增效提供了新路徑。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