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楊潔 通訊員 王瀟)2023年11月15日至今年3月15日,長慶油田天然氣產量達到186.4億立方米,同比增加1.9億立方米,日產氣量保持在1.5億立方米以上高位運行,各項生產指標再創新高,保障了本輪供暖季天然氣平穩供應。
在本輪冬供期間,我國遭遇大面積降溫、降雪和沙塵暴等惡劣天氣,不僅天然氣需求量增大,保供難度也隨之增加。作為國內規模最大的天然氣生產基地,長慶油田將安全平穩供氣作為重要使命和義不容辭的責任。長慶油田通過多方面調研,切實解決影響冬季高峰期產能發揮的瓶頸問題,細化方案措施,強化生產運行和組織協調;深化氣井管理,優化儲氣庫運行,落實安全生產及應急保障措施,千方百計穩產增產,用心守護百姓“溫暖防線”。
長慶油田牢固樹立“上一輪保供期結束就是新一輪保供期開始”的理念,提前5個月部署冬季保供工作,拉網式組織氣田采氣井口裝置、邊遠氣井綜合利用、加熱爐保供井等隱患專項排查,高效完成300多座場站的檢修及冬防保溫工作,開展集輸管線清管作業千余次,提前做好冬季天然氣保供的各項準備工作。
為全面加快地面工程建設和新井投產,長慶油田專門成立“地質、工藝、地面一體化”工作專班,統籌推行全鏈條分段管控模式,以井組為單元,分單位倒排“鉆試投”節點任務表,突出施工節點管控,多措并舉推進新井早投產、早供氣。2023年,長慶油田共投產2286口氣井,保供期新投產氣井最高日產量達3045萬立方米。
長慶油田強化老井穩產工作,以“不放過一方氣、不躺平一口井”的決心,強化生產組織,按照生產階段與開發特征,分類優化生產制度,量身定制各站點的生產方案。本輪冬供期內,7000余名采氣人奮戰在保供最前線,積極采取調峰井提產、加熱爐保供、產水井排采、低效井挖潛等措施,保障老井生產平穩。應急搶修保運小分隊24小時待命,不論嚴寒雨雪,第一時間完成氣井解堵、設備搶修等工作,確保“凍堵不過夜,設備不等停”。冬供期間,長慶油田500余口低產低效井通過措施挖潛,最高日產氣量達到235萬立方米,累計增氣3.5億立方米。
同時,長慶油田儲氣庫群“氣”力全開,為保供備足“糧草”,應急、儲備、調峰的重要作用進一步凸顯。冬供期間,長慶油田按照“應注盡注”原則優化注采運行方案,加快“采轉注”,儲氣庫群日最大調峰產量達到1110萬立方米,較上一輪冬供期增加263萬立方米。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