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大力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對此,各地積極發揮產業鏈優勢,以突破關鍵技術為引擎,讓傳統產業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助推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
在位于廣漢的四川精控閥門制造有限公司,一批即將交付的壓力平衡式旋塞閥正在進行集中測試。據介紹,今年該產品銷售額增長了4成,訂單額新增5000萬元。
此前,雖然我國自主研發的旋塞閥國產化率已高達99%,但核心配件卻一直依賴進口。為了啃下這1%的“硬骨頭”,廣漢經信部門成立工作專班,攻克了十多項關鍵核心技術難題,最終打通了壓力平衡式旋塞閥自主可控制造的“最后一公里”。
不只是壓力平衡式旋塞閥,東方宏華自主研發的油氣智能鉆機、四川寶石機械專用車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5000型電驅壓裂撬也順利實現國產化。在廣漢,以石油裝備等為代表的先進裝備制造業接連取得新突破。 眼下,廣漢市堅持把機械裝備產業作為支柱產業實施“建圈強鏈”工程。力爭到2027年,油氣裝備產業產值突破300億元。 作為羅江區重點大型鑄鍛鋼制造企業之一的德陽上川科技有限公司,也是一派熱火朝天的生產景象。該公司總投資9000萬,主要生產傳統汽車和新能源汽車的精密零部件,僅今年1月就承接訂單400萬元。 而在四川蜀福本機械有限公司,已全面實現高精度加工及自動化,為汽車、電子、醫療等多個領域提供高精度機械零件,今年生產銷售值相較去年同比增長了百分之十五。 據了解,今年1至2月,羅江區169戶規模企業累計產值73.02億元,同比增長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