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郭聞風 特約記者 李燚芳)華北油田以重點工程為牽引,全面帶動生產經營各項工作,繼去年“十大重點工程”取得一系列標志性成果和突破性進展以來,2024年謀劃部署的“十大重點工程”目前已擂響戰鼓、全面發力。截至3月8日,油田開發“壓艙石”工程產量超線運行,新能源業務新獲取地熱供暖市場350萬平方米、風光發電指標31.8兆瓦,采油三廠饒陽作業區等3個智能化建設試點示范場景建設全面展開。
華北油田堅持以工程思維推動戰略目標落地,2023年實施的“十大重點工程”實現三級儲量連續3年保持規模增長態勢,油、氣、新能源等年綜合能源當量連續2年換字頭,為新時期新華北建設提供了堅強支撐。華北油田2024年“十大重點工程”項目在推進“油、氣、新”融合發展和數智化轉型舉措上更加明確,主要內容涵蓋勘探高效增儲工程、新區效益建產工程、油田開發“壓艙石”工程、采收率再提高工程、CCUS規模應用工程、天然氣增儲上產工程、儲氣庫“增容提氣”工程、新能源上產工程、深度節能工程、數智化轉型工程,共24個子項目。
華北油田利用周工作例會平臺,及時通報專項工作和重點工程項目的推進情況、階段進展和重大突破,及時做好進度反饋與相關問題預警,確保“十大重點工程”按節點推進,高質量完成。其中,勘探高效增儲工程著力打好“河套、保定集中勘探主攻戰,雅布賴、武清甩開預探進攻戰,冀中、二連成熟區精細勘探立體戰,‘四新’領域風險勘探突破戰”等“四場戰役”,不斷擴大儲量規模。今年前2個月,巴彥油田先后鉆遇2口高產井,平均日產油達到百噸以上。
華北油田深入推進油田開發“壓艙石”工程,堅持“五重”技術路線,一體化實施油藏精細精準挖潛、分級分類治理,推動“壓艙石”區塊產量上升。今年前2個月,油田開發“壓艙石”工程投產10口新井,實施措施102口井、增油0.4萬噸。
新能源上產工程深入挖掘油田風光熱儲資源,系統優化冀中、巴彥等區域CCS/CCUS布局,拓展地熱業務發展規模,努力在拓市場、建項目、提效益、作示范上取得新突破。2月3日,華北油田首臺100千瓦時鈉離子電池儲能裝備在京25-6井正式投運,是國內首臺投入使用的鈉離子電池組,實現了可移動、橇裝式鈉離子電池儲能設備在油田場景下的應用示范。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