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空下,五礦智慧工坊·中國(南安)高端閥門智造產業園(以下簡稱“五礦產業園”)建設現場塔吊林立,運輸車輛來往穿梭,一派熱火朝天的場面。
人勤春來早,奮進正當時。放眼“春天里”的英都,該鎮正依托閥門產業基礎優勢,推動閥門產業高質量集聚發展,打造最具影響力的高端閥門產業集聚區,奮力譜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政企合力企業組團
打造閥門集聚高地
作為省級重點項目,五礦產業園于2022年11月在英都鎮霞溪村正式落地建設。
3月7日,記者走進五礦產業園一期項目建設現場,只見數棟廠房拔地而起,工地建設緊鑼密鼓地進行著。“一期項目分為11棟,總共有23套廠房,面積達8萬平方米。如今,只剩9號樓、10號樓還未封頂,其余廠房全部封頂,預計2個月后,一期全部廠房實現封頂。”五礦二十三冶泉州分公司黨支部書記龔永安介紹,一期項目預計今年9月交付使用,投用后有望吸引超過200家優質企業聚集發展,解決6000余人勞動就業問題。企業投產后,年產值不少于25億元,預計平均年納稅約4200萬元。
據介紹,五礦產業園項目總投資約36億元,總占地面積約636畝,計劃分2期開發建設。其中,一期占地面積約274畝,將引進綜合產業配套及優質的園區運營商,構建集生產、研發、倉儲、展示、檢驗檢測服務等多功能于一體的產業空間。
無獨有偶,在科安閥門消防產業園建設項目現場,工人們正在鋪設模板、綁扎鋼筋,建設現場如火如荼。
據了解,科安閥門消防產業園位于英都鎮恒坂閥門基地,總投資7億元,規劃用地面積120畝,總建筑面積21.37萬平方米,擬建設一期標準園區、二期定制園區、三期配套區域,共11棟生產車間及其他配套用房。
“該項目于去年8月正式開工,目前,7號樓廠房已經實現封頂并進入裝修階段,其余廠房正在做基礎建設工作,建設面積累計達2.7萬平方米。項目一期預計今年8月就能交付使用,二期預計今年完工。”現場負責人趙世鉤介紹。
與五礦產業園“政企合作”方式不同的是,該項目是通過盤活閑置用地,引進“企業組團”回歸創業的標桿項目。“這4家企業原本或是在外發展,或是租賃廠房,此次他們組團建廠房自用,再利用剩下的廠房,吸引部分小微企業入駐。項目建成后,預計新增產值超8億元,年增稅收3000萬元。”英都鎮項目辦負責人尤錦鑫向記者介紹,這樣的模式不僅有利于閥門企業集聚發展,規模效應也進一步顯現。
政府牽線搭橋
鄉賢回歸創業
搶抓項目建設的同時,五礦產業園招商工作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著,目前園區已吸引13家企業入駐。“除了在土地手續報批、征拆、道路建設方面,英都鎮黨委、政府給予了很大的支持。在園區招商方面,英都鎮充分發揮橋梁與紐帶的作用,搭建交流舞臺,以招商引資為契機,鼓勵廣大鄉賢回鄉創業,吸引了一批體量大、質態優、增量強的企業入駐。”龔永安介紹。
由鄉賢李來福投資的福建京誠閥門機械有限公司,是五礦產業園首家簽約入駐和首個落成企業。“原本就有計劃回鄉開辦閥門廠,剛好有這個契機,就回鄉考察了五礦產業園。”2021年的一趟回鄉之行,讓李來福當下決定返鄉創業。他首先看中了園區位于南安閥門產業核心的區位優勢,其次是園區能夠解決入園企業生產污染環節、原料采購、訂單交易三大核心難題。
雖然常年身在溫州,但李來福依然關注家鄉各項經濟社會事業發展。2021年9月10日,作為溫州永嘉縣南安商會會長,他還帶領互動協作考察團一行回鄉開展“百會尋業緣”暨五礦智慧工坊(南安)高端閥門智造基地招商推介活動。
“今年春節,公司廠房已正式落成并揭牌。待正式交房后,將進行內部裝修、設備購置等,投資規模將達4000萬元左右。”李來福表示,接下來,他將通過自己的力量,呼吁在溫南安閥商回鄉創業、主動融入新發展格局,共同助力南安閥門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