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間蜂窩式老化房,能同時進行120臺逆變器的老化測試,再加上循環風和排風系統精確控溫,相比傳統老化房能耗降低近85%。這是日前麥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在打造綠色工廠過程中實施的改造。企業在政府邀請專家診斷,并自主參與改造的過程中,還一口氣升級迭代能耗管理系統、空氣能熱泵余熱回收、工業儲能電站等。前不久,企業獲批成為國家級綠色低碳工廠,這讓他們一下子進入了新一批行業龍頭采購商名單,加速向戶用光儲頭部企業目標發展。
在制造業競爭日趨激烈的背景下,如何降本增效,提升產品競爭力成為了眾多企業自我挖潛的任務。然而,提升能源效率、節約用能成本等向綠色制造要效益的方法卻難以成為企業的首選。“投入大、收效慢,更重要的是多數企業沒有成熟的技術和豐富的經驗,擔心試錯成本太高。”溫州市經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以綠色制造加快推進構建綠色低碳可持續循環經濟體系刻不容緩。為此,溫州制定出臺工業領域碳達峰行動方案,開展千企節能改造行動,組織省市專家赴企業現場服務,梳理綠色工廠分類培育庫,分行業推廣高耗能設備系統節能改造優質方案,用綠色轉型倒逼制造業升級,實現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協同共進。針對不同規模、行業企業“向綠”發展基礎不同的現狀,溫州通過全域規上企業排摸,梳理企業綠色創建梯隊培育庫,按國家級、省級、市級、待培育等標準分類,并針對性制定培育提升方案。瑞安企業凱瑞特閥業是國家級綠色工廠培育企業,此前企業連續三年投入超過1000萬元技改,收效卻并不顯著。溫州市經信局邀請省市專家赴現場查找問題。根據專家意見,企業最終投入420萬元,實施了機加工一體化生產線改造、空壓機余熱回收利用、光伏發電等措施,實現年節能14.16噸標煤,在用能下降10%的同時生產效率提升14%,拉動年銷售額增長20%。企業還新拿下了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企業等行業龍頭的1.3億元大訂單。在個案改造中,溫州還梳理出一批適應行業推廣的新辦法。樂清企業合興汽車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的注塑機料斗干燥機裝上了新設備——工業節能伺服控制器。該設備采用變頻模式加熱,通過自動捕捉發熱管能效,動態調整加熱頻率,電熱轉換效率提升35%,能耗節約40%,再配備凝膠隔熱保溫裝置,還能再節能30%。企業投入20萬元改造,第一年就節省了20.2萬元用電費用。這一改造方案已經向全行業推廣。2023年全年,溫州市共梳理50個產線節能改造與綠色制造的案例,并舉辦全市制造業綠色低碳發展專題研修班,分行業全面推廣。目前,溫州的綠色低碳循環工業體系正加快形成。2023年,溫州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降至0.44噸標準煤/萬元,全省排名第二;新增省級綠色工廠17家、綠色園區2家,新增數量分別占全省新增總數的17%和20%;新增國家級綠色工廠15家、綠色園區1家、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2家,新增總數創歷年新高,其中浙江樂清經濟開發區獲評國家級綠色園區,實現溫州零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