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劉英 通訊員 張永濤)3月1日,記者從大港油田了解到,家新43-23波碼智能分注井成功應用“智能分注+風光互補綠電”配套技術4個月以來,實現綠色環保、降本增效,與以往相比,節省單井配套費用40%以上,推動老油田精準注水開發步入調控智能化、能源清潔化發展新階段。
智能分注技術是油氣田企業提升注水質量的一項有力措施。因為需要實時感知井下壓力和流量數據,并將數據發送至地面控制器和服務器終端,智能分注技術對持續穩定的電力供應要求較高。在實際應用中,選井時面臨市電配套不足且成本高、變壓器供電電損高、常規太陽能無法連續供電等諸多難題,智能分注技術的擴大應用受到制約。為此,技術人員通過廣泛調研,結合油田自身風能、光能充沛的優勢,提出了互補綠電的“智能分注+”技術解決方案。
為有效提高工藝的適應性,技術人員研究相關技術標準,深入研究發電、儲能等配套設備,計算不同環境狀態下的發電效率,通過模擬計算優化設計參數,攻克現場試驗過程中出現的各類技術難題,最終形成了具有大港油田特色的“智能分注+風光互補綠電”配套技術。
這項技術依靠太陽能和風能等綠色清潔能源,利用二者在時間和地域上的互補性,彌補了北方風能和太陽能獨立發電時無法連續供電的不足,解決了用電的間歇性不平衡和不穩定問題,確保電力輸出更加連續,提升了清潔能源利用效率。
2023年11月,這項技術在家新43-23波碼智能分注井開展先導試驗,歷經霧霾、雨雪等天氣考驗,完全滿足了現場實際生產需求,實現智能分注井持續穩定供電,為智能分注井的推廣應用打下堅實基礎。試驗結果表明,這項技術還可為關停井視頻監控、數字化監管提供可靠的電力保障,進一步提升油井安全管理水平。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