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上午,在“基于數字孿生技術的高壓閥門綠色智能制造項目”施工現場,目光所及之處,塔吊林立、人車繁忙,處處呈現出一派熱火朝天的建設景象。
“看著項目一天一個樣,我打心底里感到高興。項目自規劃以來,地方黨委政府就高度重視,幫助我們解決了前期的土地、水電、管網等一系列基礎設施配套問題。”該項目現場負責人季鑫杰介紹。
據了解,該項目由江蘇圣泰閥門有限公司投資新建,總投資約5億元,占地約80.48畝,新建生產廠房及附屬設施約5萬平方米,建設閥門智能研發生產線,產品將廣泛運用于石化、煉油、核電、冶金、礦山等領域。
自去年7月下旬正式施工以來,在投資方、施工方、鹽城環保科技城服務專班等各方的共同努力下,項目一直處于高效推進中,至去年10月下旬,基礎工程施工已完成,整體工程將于今年5月底竣工。“現在,我們的項目快速推進,廠區框架主體已接近尾聲,接下來的工作是砌墻、屋面鋼結構以及設備的安裝,確保項目建設實現龍年‘開門紅’。”季鑫杰說。
戰鼓陣陣響,項目建設忙。連日來,鹽城環保科技城服務專班以“開年即起跑、開局就沖刺”的奮進之姿,以首季“開門紅”為目標,把項目工地當陣地,把現場當戰場,采取“一線工作法”,為重點項目點對點服務、面對面解憂,倒排工期、掛圖作戰,著力解決項目建設中的梗阻問題,確保項目早日建成、投產達效。
“前段時間頻繁的雨雪天氣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項目進度,作業難度有所增加。我們及時梳理、分析、處理問題,確保項目‘堵點’在哪里,服務就疏通到哪里。”鹽城環保科技城經發局綜合科工作人員、圣泰閥門項目服務組聯絡員胥金林告訴記者,為加快項目進度,服務專班多次到項目現場,與項目負責人認真商議,決定將現場施工人員增加到300人左右,增加3臺挖掘機、2臺挖土機,不間斷地進行施工作業,保障了項目進度達序時。
“市場風云變幻,公司產品技術雖然處于行業領先,訂單也是源源不斷,但是我們時刻保持居安思危的意識,按照全區新型工業化會議要求,不斷加大智改數轉力度,推進公司發展再上新臺階。”在項目現場,江蘇圣泰閥門有限公司工會主席秦廣浩指著正在建設中的廠房說道,該項目將引進更多先進設備擴大生產,強化技術優勢,加快新品研發,進一步提高生產效率、提升產品質量。
江蘇圣泰閥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閥門研發、制造和銷售為一體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目前公司擁有SUNT、SNY兩大制造工廠。公司設有材料化學成分試驗室、機械性能試驗室、焊接試驗室等,建有高磅級大口徑閥門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企業技術中心、超低溫球閥工程中心三個省級研發平臺,擁有發明及實用新型專利115件、省級高新技術產品15個、全省首臺(套)重大裝備產品3個,閥門產品出口中東、歐美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正在實施的“基于數字孿生技術的高壓閥門綠色智能制造項目”是企業致力做大做強、推進轉型升級的有力舉措之一。
“該項目達產后,可年產機械閥門等標準或非標機械設備1萬套,大幅提升圣泰閥門的自動化生產能力。”秦廣浩告訴記者,項目建成后,公司將強化精益生產理念,使用最先進的硬件和軟件,實行6S管理,不斷提高過程控制能力及產品防護,預計提升產能約2—3倍,全面達產后可實現開票銷售7億元、納稅9000萬元。
標簽:
相關資訊